×
  • 電子浮生
    最後2公里,由自在派空翻,轉向成了救治派
    2022-12-30   撿到椅子
    764

 
           
 接近下班尖峰時間,公園路上人車多了起了。不滿前車緩慢遲鈍,只顧自己剛好趕過號誌燈卻把後面車輛通通擋下的駕駛嗚喇叭,行人打著傘。我淋雨跑步,汗水也跟著淋漓潑濺,但是關於內心最自卑自慚自恥自媿的心結,還是故意遮掩,沒有勇氣自視,更不可能揭露示人。鞋底踩踏在雨水浸濕溢流的路面,聲音變了。趴唧,趴唧。我應和著雨天跑步的節奏,了然自己此時的表述,仍然擺脫不了形象佈建的慣習,繞開意識的規避物,選擇性的朝向自我認可的方向。從自己的單一視角出發,未考慮敘事中的他者當時怎麼想,現在又是怎麼看待我對他們的敘述與回憶。縱使說出一些新的事實,然而陷落在自我描繪的坑洞依舊,實際上情況沒有任何改善。

 瞬間雨勢更盛,我感覺雨水從我臉上、鼻側、還有兩鬢齊齊流淌,在下巴積聚成涓,又從頸脖,領口,滴溜下滑,濕漉漉的感覺一路漫延到腰部。走後頸的雨水如瀑布洩下,就像玩一趟立體溜滑梯,一路下滑,同時也隨著軌道旋轉變換方位,淌流至隆起的肚子兩側。我全身濕透,眼睛也睜不開了。這時手機震動,我腳步不停,單手朝包裡探摸,掏出手機。家人傳訊:碰巧麼小小也住同一間飯店,晚上可以開老友會。

 麼小小是我與家人認識最久,雖然迭經風波,但也一直維持聯繫不散的朋友。最先是在唱片與雷射碟交接那段日子,趕上價格低廉,我跟著麼小小四出搜羅,探訪、擴充音樂地圖。常常一早逃課,沿街尋訪即將消失的唱片行。先是學校附近,然後跨足以前沒有機會接觸的陌生街區。好幾次遇到私人收藏的唱片庫,各因不同緣由,主人決心打散釋出。每次翻檢,遇到不認識的唱片,就轉頭問麼小小什麼來頭。當時暗自奇怪,蠻以為自己已將所有音樂類型都摸探清楚了,還是不斷遇上第一次聽聞姓名的音樂家。後來又跟著麼小小學上網,第一次去AMG,就遇上psychedelic 這個我以前不認識,也不曾在中文雜誌、樂訊見人使用的英文生字。點進去看樹枝圖,忒多沒聽過的樂團,自信心崩盤。在駝鳥個性的心理作祟下,索性就關掉了網頁。即使到了今天,看人家書上談論以前的搖滾樂、藍調與自由爵士,一定都會繼續碰上陌生的名字,最新衍生的分類,一再有不為人知的經典重新出土,晚近始被追認的大師輪番出世。〔例如我看永井宏的《喫茶店世代》,裡面就提到paisley underground、AOR等等晚近以前沒聽過的分類。這是當然,like a rolling stone,不停滾動的世界就是這樣。如同每次有新的老店冒出頭來,家人就很興奮,迫不急待找我一起去品嚐。我把家人說的店名記下來,累積夠了就抽空跑一趟圖書館,輸入資料庫,看看報章雜誌網路論壇從什麼時候開始密集介紹這間店。〕
 
 後來麼小小趕著搬家,眼下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固定住所,有意將唱片交我保管。好是好,可是我家空間都滿了,再搬東西回去堆積擺放,家人會不高興,此其一。真正讓我猶豫躊躇,臨時將已伸出一半的援手抽回來,藉口推託的真正原因是不願背負麼小小新近結交其他友人的眼光,懷疑我早有意侵佔這批收藏的意圖。果其不然,後來麼小小自幼及長蒐羅的音樂收藏幾乎全部都丟失了,我為此深深感到自責。我在最後一部份泡水污損倖存下來的紀念物中,儘量挑出受損較不嚴重的唱片回家清洗,擦拭防塵內套,黏補破損的封面,將自己缺少、未曾聽過的專輯,或比較好的版次留下自存,較次或重覆購買的唱片退回麼小小住處堆積,後來也不曉得這一批刧後倖存的唱片下落如何,有沒有得到善終。〔不知從什麼開始,圖書館開始將影音出版列入正規收藏範圍,我幾次跟家人講明,到了不得不處理家中堆積的時候,就找個願意接收、誠意善待它們的處所,以麼小小、家人及我三人的名字,捐贈圖書館收藏。〕

 我與麼小小搜羅唱片,用罄了金錢,除了想辦法張羅變現,也常常沒錢吃飯。有次和另外一位同夥,三人加起來只剩20元,坐在圓環合吃兩碗魯肉飯,才有力氣逆向走過跨河鐵橋,拎著唱片步行回家。好幾次麼小小利用最後一個銅板,打公用電話給當時我尚不熟悉,完全沒有交情的家人,家人隨即出門趕來救場,餵飽我們的肚子。學生時代家人生活費極為有限,可是對麼小小這位朋友,可說犠牲照顧,鞠躬䀆粹。她老愛在朋友圈宣講這件事,佐證他與麼小小的交情。每次家人頗感自豪兀自訴說回味,我都會想到香港電影《最佳損友闖情關》,劉德華的大哥老愛當羅勃鄭的面,拿當年未發跡前資助生活的事情出來說嘴,見一次說一次,羅勃鄭恨死了。

 
 
 
   
 
 


上一篇 下一篇

  • 電子浮生:2023-07-18 19:47

    ( 以下移至文章版,1月10日起 )
     
     
  • 電子浮生:2023-01-09 23:06
     
     右轉南京東路,我刻意加大步伐進行終點前的衝刺,鞋底踩踏雨後潮濕的地面,趴唧趴唧抵達飯店。家人並未像上次持大浴巾在門口逢迎。我站在大廳門外,撩頭髪撥衣服,想讓身上兩水儘速滴乾。門房開門,彎腰擺出延請入內的手勢,友善向我叮嚀,再晚一點真正的風雨就會來了。我往櫃台方向走去,等待check in的房客排成長列,直到黃昏還未辦理完畢,足証後疫情旅遊市場興旺。此時有房客進電梯過卡,電梯門持續開著,那位房客臨時起意想拍一張從電梯中張望接待大廳多數部落客都有介紹水晶吊燈的照片,沒人注意我,我閃身進去搭順風梯,剛好與家人分配的房間同樓層。找到房門口,按門鈴喊話又自報姓名,家人開門後躺回床上專注手機螢幕,打字叮咚不斷。難得見她臉色如此凝重,故意找話攀談也不搭理。我脫光衣服踅進浴室洗滌,一切事情等待稍晚坐定珍珠酒吧再說。
     
     
  • 電子浮生:2023-01-09 22:31
     
     出乎醫師診斷評估,家人父親經過接近整整一年臥床,竟然自己伸手摘掉氧氣面罩,又在幫忙攙扶之下,掙扎從床上坐了起來。娣蕥發送視頻,家人頗感安慰,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期望接下來能夠下床,安置輪椅推到客廳,坐在他失智以後的固定位置看電視,餵食調理機打碎的流質食物。

     家人聘僱的特別護士,其中一位倚恃專業,言談表現特別強勢。家屬凡有動議,總遭獨斷否決,幾乎週週與家人姊妹爭吵,娣蕥和娭儂也頗有投訴。例如堅持老人所有病源,都由足部其實還算輕微的疑似香港腳癥狀引起,漫延至頸脖額頭顏面,即將侵入氣切開口,奪走老人性命。主治醫師數次透過視訊駁斥後,又自行策畫租賃超高端救護車配備專業人員欲將臥床後風中殘燭般的老人載送至她信任的皮膚科診治。諸如此類的意見,指令,與照護方式,讓家人懷疑起她的專業與心理傾向,不得不解除聘用。為此,我買了幾本照護書籍,想參照自己的經驗,更多一點暸解這些事情。畢竟考慮我媽的身體狀況,早晚也將面臨這些惱人身心腐蝕性情消耗意志的問題。這等於是老辦法,將描圖紙與原畫重疊,先照人家圖樣描模,等這趟陪伴家人不及20小時,總移動距離也不超過20公里的後疫情出遊結束後,再找一段適當的時間,檢討其中細節。
     
     
  • 電子浮生:2023-01-07 15:28
     
     家人對自己此番決定轉向的理由,主要就是父親數次在束帶的情況下,仍強自抗衡,掙扎著想坐起來。她肯定解釋父親展現的力氣,正代表了強烈的求生意志。老人出院返家以後,家人說她透過父親的眼神,體會他燈油耗竭之前戀慕生命的渴望。我也好幾次隨家人探視,得以近距離接觸家人描述他戀惜生命的眼神。

     每次我進入老人病房,他側躺的身體往往驚動,眼眸朝我抬望一瞬,又低低垂了下去。想想也很奇怪,早在老人還能言語的時候,連自己妹姐、女兒都不認得,問答名字經常喊錯。可是對於一直找藉口躲藏,始終沒臉在他面前現身的我,卻總是不忘,叫得出名字。好像我有什麼事情,令他寄掛,叨念在心。以前我不會開車,家人都換第三輛車了,我還是固定坐在旁邊的副駕駛座上,一付凡事與己無關的模樣。遺憾自己父親生前從沒侍候他出門,服過一趟勞役,讓他安心寛慰坐在後座看我駛上平穩大道,載他前往目的地。父親去世後我才學會駕駛,有次家人安排,分兩輛車同時載送她的父母,及娣蕥、娭儂一道去醫院。接下來幾天,家人父親每隔數分鐘便自言自語唸叨我的名字,稱讚我好會開車,一天累算數十百次。即使後來他失去語言表達能力,只會對著我用客家話說食飯,發夢,我仍覺得他發出的聲音底下是有內容、有意義的,老人的心裡有所表達,只是聽者暫時尚未累積足夠理解。

     有次家人將娣蕥帶出病房,家人父親隨即翻過身來看著我,眼神似在說話,我也看著他,潛心聆聽。我的感受與家人解釋不同:外人不比女兒,老人在自己女兒面前不必假裝,可以儘管戀生畏死,貪圖多吸一口氣。即使在臥床的狀態,也本能的想要活下去。但在我面前,不禁自覺懦弱,不夠豁達勇敢,未能知命,很希望自己人生最後一里路能表現得更堅強圓滿一點。大凡眾生在外人面前依聖賢典範扮好臨終姿態,在至親家人面前流露戀生惡死真性情。到底哪一個是他真正的意願呢?一定兩個都是!我總跟家人說,將來要在不能自理生活之前自行了結!一定要之前,不能拖到最後一刻。為什麼呢?如果連自理生活的能力都失去了,又豈有本事勇敢動手了結自己?〔有些老人不想打疫苗,或許他們沒有勇氣了結自己,不然乾脆感染一下,被動而自然地走。我不知道如果是自己,會不會真的藉此方式離去,總歸不能証實。一位在美國各大報刊撰文為業的女作家,以自己聯手母親合力照護中風老父的經驗,懷疑讓家屬背負如此重擔有何積極的人生意義?她寫了一本書,中文譯本題為《偽善的醫療》,呼籲照護產業減少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過度醫療消費。她特別指出,在早先時代,肺炎別名「老人的良伴」,因為感染以後,可以讓長者跳過長期痛苦快速離世,可能以前真有許多「不戀生」的老人認為感染肺炎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選擇。在此順便多提一筆,作為社會思想革新的一環,該女士呼籲老人及其家屬適可而止,當失智失能越過黃線以後,就該考慮是否值得動用高科技醫療手段延長已經老化不堪使用之身體的報廢年限,不具任何生活機能與樂趣的活命徒增家屬的負擔,乃至於痛苦而己。作者的意見對東南亞一帶,長養於儒家文化區域的華文讀者可能暫時還不具說服力,其中一個理由在於,畢竟照護的辛苦是無法明確定義客觀量化的灰色地帶。如果照護的辛苦程度能夠量化,數值定在0與100之間,我評估自己和家人的辛苦程度至多落在有點操煩,但還不至於掩面嘆息感覺難以負荷的30左右,很多報導中毅然擔負起長期照護責任的家屬,辛苦程度都達到85、90以上,跟他們相比,實在不算什麼。然而這位撰寫非虛構文類的美國女作家暨其母親,依書中描述,辛苦程度在亞洲人士眼中,可能只有10-15而己,甚至根本連二位數都不到。試舉其大感崩潰,決心向醫療機構提出訴願,終結偽善醫療的幾個例子:父親來不及上廁所,尿在褲子裡,弄髒了客廳地板。母親崩潰了,仰天哭號,你看你,第二次了。作者與母親堅定意志,正式請求醫生關閉父親心律調節器的電源,最主要的理由便是患者已經失能了,舉出的証據之一乃是老人費了好大力氣,也只能說出三名子女其中兩位的名字。此外,作者在父親中風之後,八年十年之內,真正親手照料父親的時間,其實少到可以用小時計算。諸如此類在以家族為本位,視養生送死為人生莫大義務的亞洲讀者看來未免匪夷所思,質疑其辛苦忍受力的極限落點太低之處,委實太多了,數也數不清,或許這就是這本書很難找到人幫忙寫導讀、書評,促發行銷的原因之一。在此,我想逆向思考,酌予申明的要點是,對於將自己人生很長一段時間投注在照護失智失能重病的家人,無怨無悔,辛苦忍耐力達到85、90, 真可贊之曰超凡入聖而無愧的人來說,他們永遠不會覺得辛苦,不會抱怨,也不會懷疑將自己人生投注在由後衛醫療產業切分出來責付給自己無償照護的義務,是否真有積極的實義?反而是像這位作者與其母親,辛苦忍受度極低的人,才能從在我們看來不免自私的立場,以家屬,而非病患為本位切入,提出許多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如果能跳脫文化差異的侷限,這本書其實值得一讀。但我尊重家人的處置決策,在事情完整落幕以前,不打算施予任何影響或干涉,遂無意主動介紹家人閱讀。〕
     
     
  • 電子浮生:2023-01-06 19:34
     
     曾在英雄的資源回收舊書店購得張萬康的醫病小說《道濟廣生錄》,當時不知這本是什麼書,閱後始知作者以醫病史為題,記述90歲的父親入院,骨折、吸入性肺炎,肝硬化,腹水滿漶,最後又幾經檢查確定得了胰臟癌。故事中與作者同名同姓同經歷又同社會交往,且以第一人稱標示的小說家與姊姊聯手,借作戰為喻,歷經一切延續生命的醫療手段,插管,氣切,還打算進一步造瘻管搶命,一起陪伴求生意志堅強的老父戰至最後一刻。自從家人父母雙雙失智,開始頻繁帶父母就醫,耗費很多時間在診間等待。此次因為父親呼吸道問題,長期留滯醫院,遂向我討一本書,好在醫院打發時間,我就將這本正好切題的論述小說借予家人參考。

     我自己把這本書讀成救治派對來勢洶洶已漸成主流氣候的自在派進行自我武裝性質的反撲論述。醫病照護的戰場屍橫遍野,救治派指揮官下令,凡上線參與支援作戰的軍官、士兵和家屬,只有戰死方能抬下來,不計犠牲,非攻克胰臟癌這個腫瘤王,將身上同時還染有其它眾多要命惡疾的九旬老人搶救回來,延續生命,就算只多一日也好。此作者為人兒女的至性大悲願,也代表一套恤苦救生為本位的生命哲學,將宇宙大德的意義綰在這個救生的「生」字上,活著就是至高無上義。觀閱是書的讀者,大凡於此關節不免生出一個疑問,在書中鬼哭神號的醫病照護戰場上參與搶救作戰因而死去的無數生員要作何解?咸信會有不少人以觀看搶救雷恩大兵之醫院風雲版本的心情閱讀這本小說。立場如鐘擺,一下子擺盪這邊,一下子偏坦那邊,此一刻認同,下一刻傾而逆轉,對專救一人之生的大無畏人道主義改採批判態度。

     書本放在家人的書桌上,有時候擱在左手邊講義堆的最上層,一兩天後被各式分子結構圖形掩蓋,不見天日一連冷落好幾天。有時候挪到腳邊網購的紙箱上,以打開的狀態持續積累日月灰塵。有時從上班的雙肩背包裡露出一點身影,有時躺在家人房間的床頭上,封面弄皺了,側身也沾上泡麵的污漬。家人拿一張父親抽血檢查的預約單當書箋,每隔幾天我會好奇翻查,想知道家人閱讀的進度。在這本救治派與自在派發生論爭,進而導至一場神魔大戰的辯論書裡──很奇怪,又一次發現負責擔綱書評、導介、閱讀心得的諸眾寫手沒人抱持跟我一樣的讀法,不過這個不重要──我用無印良品黑色簽字筆劃線的段落,句子,單詞,折角,在頁眉打勾,問號、雙問號,驚嘆號、雙驚嘆號、一次併排三個驚嘆號,還有最多就是用筆尖在字裡行間重重摁下一點,許多都再經家人用出差美國專程攜回的那100支被我移作搞笑專用的Bic原子筆中的紅色筆再次塗劃,留下第二輪記號,或是夾上醫院取號機輸出寫上一個數字的感熱紙、院內便利商店、美食街的發票,取餐收據,最多就是藥局開給購買照護用品的傳票。這些家人讀進心裡,放上天秤加以權衡重視的段落,有些與我重覆,也有我不曾重視、心底有疑,或因早有定見而遭忽略的情節與論議。我深知家人個性,凡事習慣緘默,不愛向人申訴自己的意見,但心裡一定曾就小說事主轉向救治派的經驗與自己空翻後的決策有所參照思考,然而此刻卻無法以任一語為自己辨解,駁回司機的問難。每次吃飯配病情,我幾次重覆提問,你願意你的小孩日後以像你今天照顧自己父母的方式那樣照顧你的晚年嗎?家人將我問題中隱含衍申一連串沒有說出的問題全部仔細咀嚼後吞嚥下肚,保留沒有回答。
     
     
  • 電子浮生:2023-01-05 16:35
     
     有次週休假日,製氧機停擺。床底下應急的氧氣瓶也用完了。家人搭計程車四處張羅,尋找備品。比家人年紀略大的司機聽見家人在電話裡不停拜託醫療器材廠商,又指示娣蕥與娭儂傳送父親現況的視頻。忍不住轉過頭來對家人竟讓父親接受插管急救與氣切維生的決定表達質疑。一邊行車,一邊表達不同意見。家人說這位司機大哥音聲話語繫著濃濃抒情的感觸,顯然有一段未及托出的故事為背景,強硬支撐此刻的冒昧,疑是過來人。家人只能嘆氣,說是這樣說,但是要為人子女者臨場開口要求醫護放棄,莫予急救,實在很難做到。
     
     
  • 電子浮生:2023-01-05 13:21
     
     家人父親氣切後失去語言與進食能力,十個月以來,只能從食道開口處滴入牛奶,〔連將食物打碎絞汁過濾都不行,因為病人嚥食功能退化,吞嚥能力幾乎是零,住院期間醫生試了好多次,必定馬上嗆咳,引起感染,高燒,吸入性肺炎。〕返家後依賴製氧機、氧氣面罩輔助,娣蕥與娭儂定時拍背吸痰,臥床度日。每月一次接洽醫師外診察視,每週四個半天,由兩位特別護士輪流居家照護,順便教導娣蕥與娭儂儀器使用暨突發事故的處置方式。家人姐妹俩成天請假忙著張羅設備,回鄉申請長照補助,忙得不亦累乎。這段期間,沒有短期記憶俗稱金魚腦的母親對於年來發生了什麼事情渾然不知,作息依舊。既沒有察覺先生離家住院四個半月,也不知道老伴出院返家療養。有時候坐在病床旁邊,盯著眼前所見突然發問,發生了什麼事?離開房間隨即忘卻。一年來沒有發覺桌邊少了一個人吃飯,晚上床邊少了一個人睡覺。只是不時依舊開口言道,我要回家了,媽媽在找我了。明天跟楊老師約吃飯,現在不是該回家了嗎?今天幾點的車?到底什麼時候回家?有時早上起床踱步到客廳,會突然迸出一兩句似有連續知覺的話。唉,每天都好累,可是又死不掉,云云。
     
     
  • 電子浮生:2023-01-04 16:15
     
     「轉向」在很短幾個晝夜之間完成。聚焦尤其關鍵的部份,甚至可以說是十幾二十分鐘內突然發生的事。家人三更半夜隻身一人進入疫情圍城的醫院,身邊沒有任何人陪伴商量。我旁觀家人父親這一段醫病史,作為自感沒有面目見人,因而一心逃避的女婿,一開始就止步駐足圈外,冷眼生死大事,不參贊,也不奔走,避免自己一向主張「自然生,自然死」的醫病態度,影響到家人的決策。由指揮中心下達醫療院所的疫情對策,名正言順助我避逃,免去現場探疾視病。唯一可以分勞的工作,只是偶而駕車接送家人來回,沿路不多說話,專意聆聽家人作為自我喊話增強信心之一環的病情報告。當天醫院半夜急召家人出門,天亮後她直接搭計程車前往工作地點上班。因為我未使用手機通訊軟體,不在任何社交或親情的通訊群組,所以直到家人下班返家,晚餐時間按這段日子以來的習慣,交換各自父母病情資訊配飯菜囫圇下嚥。對我來說,「轉向」就在這一瞬、幾句話之間迅即完成。直到這時候我才知道,自己一直待在圈外,過去這十幾個小時渾然不知家人內心獨自經歷一場風暴的折騰。她心裡的難處,沒人可以幫忙排解,只能自己google不知正確與否的資訊壯膽當參考。在沒有任何人從旁給予精神奧援之下,她毅然立定腳跟,曲膝擺臂,等待心理蘊蓄足夠動能以後,倒抽一口氣,一個沉潛之後斷然向上躍起,空翻之後獨自完成了悠關重要的「轉向」。

     此後經插管、氣切,無數次感染復發,不明原因血氧探底,搶救,再感染,再搶救,血氧再探底,再手術,再遭不明原因感染,高燒,昏迷,再搶救,再復發,再搶救,總共歷經四個半月在加護、重症與呼吸特別照護病房循環,終於穩定下來。在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改變對策,從徹底殲滅完全防堵改與病毒共存的當口,得以移入普通病房。家人申請入院探視,覺得父親經此一役,完全老朽了,面容憔悴,頭髪鬍鬚蔓長。經過護理師同意,商請醫院理容部門登樓,幫忙剪髪剔鬚修面。家人說打理面容完畢那一刻,突然陽光普照,暖熱明亮的日光射在老人臉上,他知曉父親定能平安出院。果然此後起色愈佳,未再有復發轉折,等待院方與家人備置在家療養的器材,娣蕥留院照顧,靜候通知出院。
     
     


  • 電子浮生:2023-01-03 07:31
     
     家人深夜隻身進入醫院,與主治醫師交換意見。醫師重申他的看法,鑑於病人除了失智與呼吸道退化嚴重,其他器官都很健康;尤其親眼見他束縛在病床上,上半身猶能自立挺起,抗衡皮帶的壓力,足證體能強健,沒有一點衰竭之相。看到這種情況,不只是醫師,任何人也不可能撒手不管,放任生命流逝隕滅。如果家屬在後續看護的問題上有承擔的意願,尤其在經濟方面的付出,事先有足夠的準備,他倒認為值得盡力一試。家人經此一說,遂在生死學的立場上,由自在派空翻、轉向,加入了救治派。
     
     
  • 電子浮生:2023-01-03 07:25
     
     我分心盯看手機螢幕,腳步自然隨之放緩,思緒卻也不曾暫停。之前家人父親入院,在重症、加護與普通病房推進推出,年長主治醫師與年輕住院醫師對醫病生死的觀念,各持不同態度,分別與家人進行溝通。大抵年輕住院醫師勸慰家屬要有心理準備,不主張動用太多醫療手段強行維續生命。年長資深的醫師,在這一點上就比較慎重,保留。自從那天半夜飛車載送家人進入醫院,簽字同意手術之後,家人暫留在外廊等待,將父親的情況告之群組中的姑姑、妹妹和海外弟弟一家。以為這一代人,在生死醫療上容有共識,以不插管為底限,不做無謂搶救,徒增親人病體痛苦。

     我自己的父親倒數第二次送進醫院,當時臨終醫療一切尚未制度化,社會也未達共識。急診室醫生看我進出醫院,照面次數多了,也算熟識。將父親送進核磁共振,便抽空過來訊問我的意願,決定一任生死自在,不插管。那次父親住院整整一個月後出院,不到30小時又再昏迷。我在自己家中,從沉迷的網路聊天室趕抵現場,父親其實已經沒有呼吸心跳。救護員用ADE接連電擊兩次,我擺平照例拼死攔阻的母親,跟著救護車到院,推著擔架奔入,同一個急診醫生迎上前來,接手我的父親。我以為先前經過交談,已有默契,就未再多言。這位急診醫師可能有所錯解,又或者根本不認得我,按一般希望搶救到底的家屬心願,徹底進行。將父親送上心肺復蘇機器,就像一台左右開弓的慢速搗麻糬機,按呼吸頻率壓下昇起,昇起壓下,如此反覆來回。醫護人員進出急救室,左右兩瓣自動門開開閤閤,每次我都可以從短暫露出的縫隙中窺見父親胸腔整個兒被機器壓扁,然後充氣鼓漲。壓扁吐氣,充氣鼓漲,壓扁吐氣,充氣鼓漲。好幾位急救醫師在旁忙碌,搶救診治其他送來的病人。我懷疑事情在什麼環結出錯了,但不知此刻可以從哪個地方插手介入。呆滯發矇了好一陣子,急救醫師出來跟我說,父親已經盡力搶救二十分鐘,胸腔裡的肋骨幾乎全都斷了,應該沒有辦法,可以停止了。說完轉身,回去急救室,才剛打開的兩扇門板很快自動閤上了。不管怎樣,結束了。這些年進出醫院陪病,心中充滿感恩。我面對閤上的大門在心裡說了句,謝謝醫生。我愧對父親,一直讓他丟臉,傷心,完全辜負他的期望。於是止不住簌簌眼淚,兀自站著哭了好一陣子,始蹣跚離開,打電話通知妹妹與家人。

     所以這回家人接到醫生電話,飛車前往醫院途中與我商量,考慮不欲插管、也不進行氣切手術,我當即認可。卻沒有想到,小姑,妹妹和弟弟雖然不至激烈反對家人的想法,但要他們表態同意不插管、氣切,卻也頗感為難。為了確實掌握病況,家人幾次入院,與主治醫師面商。這段時間正是疫情最熾的時候,每日新增感染超過百人,防疫程序至為嚴苛。家人因為工作性質,辦公室常備全套防護衣,就準備了兩套,穿上就像電視上簡易的太空人裝。到了醫院側門,大概自己也覺得醒目招搖,非常丟臉,就扔在後座,沒好意思換上。事情遭逢重要關頭,氣氛凝重,我也不便在這個當口,出手撿拾這兩套拆封過的防護衣,加入我的堆積擺放,至今也還一直任它擱在那兒,沒有心情處理。
     
     
  • 電子浮生:2023-01-03 06:42
     
     我趴唧趴唧跑過常德街後轉中山南路,此後朝大倉飯店一路直行。google map指示剩下最後2公里。過忠孝東路後風雨變小,但天色也昏暗下來。一路上家人接連傳訊──因為我手機設定無鈴聲,一般情況下,常常無法即時接到電話。又且因為零社交,排拒使用FB、LINE、IG等等社群通訊軟體,不在任何群組中。所以家人與麼小小線上交談,我就像被隔離在葫蘆外面的蒼蠅,不能同步知曉內容。家人必須將事態發展的最新情況,另行剪貼打字,透過已經不多人使用且須付費的簡訊,傳達給我。往往因此顧不上前後順序,導致肌理不清不楚。我按自己的理解,約略整理事件經過如下。(1)先是家人在飯店櫃台辦理入住手續,許是拍了一張有飯店logo的照片上傳打卡。(2)當家人的打卡照出現在麼小小的IG牆上,隨後麼小小的粉絲中,有一人也PO出另一張角度略有不同,但看得出是相同場景的照片。家人的一隻後腳,還疑似出現在畫面的角落。此人更且附文,相約不如巧遇。麼小小tag了家人。家人起先未察,以為麼小小也在飯店裡,很意外,也很高興,忙不迭傳訊告訴我這個消息。(3)可能家人與麼小小經過一番私訊交談,麼小小解釋,友人確診,他刻在家中進行自主管理,並未入住大倉久和。PO文的粉絲,不知何許人也。麼小小交遊廣濶,莫逆滿天下,幾乎和每個人任何世代都能迅即交上朋友。幾年經營下來,朋友的朋友,互相牽連網羅,名單多達一萬四千人,搞不好也有花錢購買也說不定。他說PO文的人很早就開始追蹤,至少有兩年了,只是一直潛水沒有動靜。資料夾履歷空白,交友圈倒有不少互相重疊認識的人,所以也沒特別在意。粉絲太多了,以麼小小人際網絡複雜的程度,若有類似電影角色那種恐怖粉絲夾雜躲藏其中,也並非不可能的事。(4)或許擔心沒認出朋友有點失禮,麼小小第一時間不好意思直接訊問對方是誰,打算讓訊息牆自動填滿刷新,讓這一則貼文隨流水漂到後面去。沒想到PO文的人,看見麼小小按贊,又tag了家人,就直接轉向家人打招呼,Hi,b。不僅點出家人只在特定圈子〔減去親人、學校、工作場所與商務、消費場上的朋友〕使用的非正式英文名的首字母,順便也向我問好。而且每次發文,都附上在飯店行走隨手拍攝的景觀。家人感到疑惑,但能指出我的存在,肯定是最內圈的朋友,錯不了。(5)遂看在老朋友分上,同意對方邀約今晚在飯店裡的珍珠酒吧一敘,屆時揭曉全部迷底。
     
     
  • 電子浮生:2023-01-02 14:15
     
     自從琊妠與小姨齟齬,更換僱主轉去看護我媽,每次家人父親出現進食急喘的現象,新聘任的印尼家事看護工娣蕥並未有過看護老年病人的經驗,每每受驚,慌了手腳,打電話向家人求援,始終教不會應變處置方式。訓練她撥打119,一旦發生事情,驚慌之餘,每次都無法順利向電話那頭報出地址。因為父母兩位各自符合巴氏量表的門檻,後來再多僱一位來台已經8、9年,曾經待過安養中心,好幾次照顧老者直到往生的娭儂,與娣雅合作分工。娣蕥資淺,然而貎美,生活作息完全都市化了。特別是主觀意志強烈,凡事但憑己意主導,家人不在的時候,負責發號施令。相對年長一代有餘的娭儂比較遲鈍,華語說得不清不楚,自甘沉默擔任副手輔助位置。

     家人父親進食後急喘的現象通常不多久就會自行緩解,或者家人趕到將他送醫,癥狀馬上可以解除。後來急喘現象越來越頻繁發生,醫生解釋,失智症患者常併同吞嚥機能退化,進食會越來越見困難。此後娭儂負責每日將食物剪碎,餵食老人。隨著急喘現象發生的頻率,飯菜越剪越碎。有次急喘發作時間稍久,連娭儂也急了。等不到病人自行緩解,緊急打電話給家人,發送視頻錄影求救。本來家人以為可以像往例一樣,送醫後解除癥狀返家。但此次肺部疑似有嗆傷,留院治療。接著發現感染,判斷是吸入性肺炎,高燒,積水,血氧低,最後轉入加護病房深切治療。

     這段期間,因為疫情管制趨嚴,加護病房不能留容家屬探病。三天兩頭不管白天半夜或凌晨,院方常常急電要求來院簽字同意緊急治療方案,購買看護醫病所須耗材。因為不能由人代勞,家人奔波疲累。好幾次老人病況稍見穏定,轉入普通病房,得以在娣蕥和娭儂中擇一人經PCR檢測陰性入院陪病,稍事喘息。據她們轉知,病人數次躁動,又動手扯掉幫助維生的供氣管,不得已綁帶管束。家人前往探視,老人看見女兒來了,似還認得。又或者一段時間不見,以為是陌生人,不知為什麼顯得異常激動,雖被皮帶綑綁,身體猶奮勇挺立抗衡束縛,半坐起來作勢疑要打人。未久病人肺部感染再度復發,高燒持續,積水,血氧探底,再次退回加護病房。

     有天凌晨三點主治醫師親自打電話給家人,訊問放棄插管氣切急救諸問題。掛了電話,我駕車載家人直奔醫院。按不固定走哪條路的習慣,飛越跨河鐵橋後直行無阻,眼看中華路愛國西路口還是綠燈,就沒有依家人習慣停下等號誌燈指示,再右轉愛國西路。反而鬆開油門直接滑過路口,順勢靠右,趕在前面路口號誌變換之前急急轉入貴陽街,一路沿著工地圍籬的警示燈到達公園路,剛好遇上右轉綠燈,前行至曾以去五星級飯店渡假的心情住進醫院祈求捱過幾天風雨那陣子每天必走的常德街,不知什麼時候改成單行道了,黑暗的樹蔭下傳來喝止示警的嗶嗶哨音。我猛打方向盤,緊急迴轉,斜停在機車待轉區,再換另一條路將家人送至醫院。回程經過這個路口,故意緩行張望,仍然看不見執勤的暗哨藏在哪裡。
     
     
  • 電子浮生:2023-01-02 07:21
     
     家人父親先是不能克制自己的行為。在飯桌上,只要擺放在伸手能及範圍內的食物,全部奪取過來,不辨菜餚,嘠嘣嘠嘣,狼吞虎嚥,食量較之前較突然增加一倍以上。接著帶他出門,會向迎面走來的婦人搭訕,說出讓人臉紅心跳的話。最後失去表達能力,永遠只會說固定的幾個單字,食飯,發夢。不會刷牙,站到鏡子前,由後來照顧我媽的印尼看護琊妠幫忙拿把牙刷戳進嘴裡,左右來回。不會洗澡,每次去浴室,但聽見水聲,半晌又原裝出來。不會小便,站到馬桶前,不懂得要解褲檔的拉鏈。琊妠整日幫老人脫換衣服,清洗晾曬,還要擦拭地板,越來越沒有耐心。再來就是暴力傾向與飯後呼吸急喘。〔特別是家人母親因腎結石第三次開刀住院期間,因為看不見老伴,又無法表達的父親,一再動用拳頭出手襲擊琊妠,表達自己焦燥不安的情緒。〕因為帶他出門看診非常困難,不是長時間以硬漢的姿態僵持車門,怎樣也不肯放低身段進入車內;就是上車後,便溺於後座。〔我自己還沒到那個年紀,雖然聽人講述,透過書本也閱讀了很多案例,但缺乏親身體驗,至今仍不懂為何老人身體衰敗不受控制初期拒穿紙尿褲?偏偏我媽就是此一癥狀的特級頑固者,先是極力否認尿濕,再來堅持寧願下半身整天泡在尿裡也不願乖乖躺下讓看護或我妹更換尿片,折騰了好一段時日,最後只能強制她在形式上套上尿片,兩邊的膠條依她意願不予黏上,家中隨時氣味沖天,床褥及椅子滴滴答答,地板積水成灘。〕再不然無法安靜候診,走動吵鬧,騷擾其他等待看診的病人。家人費了一番手腳,所幸找到能夠體諒家屬處境,自教學醫院退休後在自宅開設家醫診所的老醫生,願意在家屬提供檢體的情況下,憑自身豐富經驗猜測病情,嚐試投藥。泌尿科用藥,可以使燥動病人鎮定下來的抗憂鬱藥物,乃至一種針對牙周發炎特別有藥效的漱口水,真是幫了家屬很大的忙。老醫生說,處方為了減少痛苦,藥是開給家屬的。
     
     
  • 電子浮生:2022-12-30 21:13
     
     家人父母各因不同理由,雙雙罹犯失智。父親屬退化性的老年痴呆,母親則是在家跌倒,拖延月餘女兒返家探視,始才發現狀況,自行駕車北上,走高速公路送入醫院,進行腦部清瘀手術留下了後遺症。幾年前,家人年節返家,發現家中生活物資每每重覆購買,絞肉,一包一斤,五花肉按條計,冷凍庫擺滿了,侵佔到下層。清潔劑,黃色魔術靈十瓶,算少的,綠色還有二十幾瓶。茶葉,三兩的密封包,吃飯桌底下堆了好幾個紙箱,點算總數一百三十餘。陪父親上菜市場,沿路一再有鄉親過來拉衣角,拖到旁邊掩嘴說悄悄話。林老師頗多異狀,可要多加注意。後來探知,父親駕車上街,逆向擦撞對街來車。該名駕駛索賠,得款數千元息事走人。過陣子藉口腳踝挫傷,紅腫未消,續再要求。交涉過程明白老人腦中混沌,記得車禍,但根本忘了曾經付款賠償的事,此後就一再來索。家人想處理父親的可樂娜,向監理單位報廢。上一輩的老人,走過台灣經濟發展之路,很看重自己的車子,藏起行照,無論如何不肯交出。後來家人決定將兩老遷居台北,方便就近照顧。哄騙父母上車兜風,直接載至他們早年為方便子女就學購買,後來各因婚嫁移民閒置的公寓。
     
     因為純屬哄騙出遊,所以沒有打包行李,所有生活用品換洗衣物都回頭再取,或北上以後重新添置。兩位老人從此沒有返回居住大半輩子的老家。幾次趁著看護疏忽,牽手出門,上了計程車,卻說不出地址。只好請公寓管理員多加注意,幫忙攔阻通報。接下來發現他們認知退化,已經不懂得自行拉開門閂,實在不知該放心一些,還是更多憂心一些。兩位老人坐在客廳看電視,鎖定民視新聞,有時回過神來,以為正在出遊中,作客女兒家。頻頻提出要求,可以回家了吧。叨擾很久了,再坐一下就載我們去搭車了好不好?
     
     

  • 電子浮生:2022-12-30 20:04
     
     終點接近了。我轉入常德街台大醫院舊樓,不禁想起自己和家人兩個家族的醫病史。這時感覺手機又再震動,一邊查看家人傳來的訊息,一邊想起有次看NHK 10公里跑步之旅,很會玩色情哏的搞笑藝人雨天沿著風光明媚港區公路跑,怎麼看都覺得這是傳達孤寂情緒的節目嗚嗚嗚。這次家人傳了代表沮喪失望的表情符號,弄錯了,不是麼小小。沒一會兒又再追加,事情有點蹊蹺,你到飯店再談。好像真有風雨,看準時間,不要再跑了。
     
     
看一篇其他筆友的日記 2024-02-25 Re:時間的灰塵2024-02-06 Re:匿名劇場2024-01-31 RE:可怕的人2024-01-22 致帳號永久停用的某站友的前半封信2023-07-28 不相干的蒙太奇,或場景收集?(3)2023-07-21 把音樂換了2023-07-20 煙花的身世2023-07-18 螢幕裡的夢境完美無缺2023-07-11 我的閱讀特技2023-07-05 不相干的蒙太奇,或場景收集?(2)2023-06-30 凌晨4點14分在陽台所見2023-06-30 雷雨時分的造句練習2023-06-26 晚風徘徊2023-06-21 午后4點17分的造句練習2023-06-20 不相干的蒙太奇,或場景收集?(1)2023-06-18 陽台小劇場2023-06-14 擦身而過的距離2023-06-10 明日陰霾2023-06-09 入睡前的造句練習2023-06-07 景點漫遊一瞬間2023-06-01 解除颱風警報的老人卡拉OK之夜2023-05-28 意識的魔法2023-05-26 關於季節的造句練習2023-05-24 深夜看龍祥電影台2023-05-21 景觀儲備倉庫2023-05-17 一日光年2023-05-13 在家繞境2023-05-11 女孩跳舞2023-05-07 馬路觀察2023-05-02 該死的素描本2023-04-25 追劇:藤子不二雄的「定年退食」到底什麼意思?2022-12-30 最後2公里,由自在派空翻,轉向成了救治派2022-12-21 思緒的小跑步2022-12-18 我媽的邏輯2022-12-02 城市景觀大補帖2022-11-18 下車跑步2022-10-24 尤利西斯一下2022-10-05 後疫情出遊2022-01-29 穿行黑暗之附餐咖啡2022-01-23 穿行黑暗之出席一場告別追思會2021-11-30 穿行黑暗 2021-11-22 讀一本書2020-12-09 一日間的旅行2020-11-09 無人知曉被火焚燒的夜2020-09-25 一個。的聲音2020-08-03 廢墟小論(之二)2020-07-28 心中蔓生滋長的廢墟2020-07-26 埋在地下尚且看不見的意義之鏈結2020-07-25 想到太陽底下去2020-07-23 我的堆積擺放2020-07-18 單人乒乓2020-07-13 Re:2020-07-12 樓上人家今晚派對2020-07-10 串流場景2020-07-02 閱讀,以一種堅毅的視覺2020-06-28 花兒兀自開謝2020-06-26 從旅館床上小寐醒來的螢幕框框2020-06-23 半透明藍2020-06-20 跟舊情人說再見2020-06-13 空氣裡都已經是暑假的味道了2020-06-11 記一本我沒有寫出名字的詩集2020-05-17 東京愛情故事2020,第二集2020-05-12 東京愛情故事2020,第1集2020-03-17 與前筆友通信的紀念日2020-03-12 三個夢2020-03-09 在春風沉醉的夜晚觀察2020-03-05 事實上唯獨只有觀察者才是孤獨的雨夜觀察2020-02-28 視覺機器2020-02-27 夜間觀察2020-02-16 雨天速描2020-02-14 後人類之夢的結局2020-02-12 後人類夢境之42020-02-11 後人類夢境之32020-02-09 又一個後人類之夢2020-02-08 後人類夢境2020-01-09 我的自述2020-01-08 黎明的味道2020-01-06 心情是完全的歐式自助餐2020-01-04 聲音的武裝巡邏2019-01-20 趕出門看大象席地而坐未完成的視頻2019-01-19 後文字狀況2019-01-18 記憶的大廈 2019-01-17 糊里糊塗不知所謂越下越大的雨2019-01-16 名家推薦的位置2019-01-15 給攝影神話一顆星負評2019-01-11 低角度亂看的觀察2019-01-10 莎岡的破折號2019-01-09 高潮電影院2019-01-08 在自家附近拍照2019-01-07 星期天的FB紀事2019-01-06 急躁引擎2019-01-05 陽光照耀著句子2019-01-04 看電影22019-01-03 看電影2018-12-30 關於夢的造句練習2018-12-27 通訊狂歡2018-12-24 終究沒人知道他想要表達的意思2018-12-17 去日本:第9-10日2018-12-15 去日本:第8日2018-12-14 去日本:第7日2018-12-13 去日本:第5、6日2018-12-11 去日本:第4日2018-12-10 去日本:第3日2018-12-09 去日本:第2日2018-12-08 驚鴻一瞥隨即消失無踪的人2018-12-02 裝滿影像的黑盒子2018-11-30 《機緣樂章》=不光是「好看」的反故事2018-11-29 告白被打槍2018-11-27 Anonymous的詩論2018-11-26 《傭兵隊長》是一本在今天也一樣會被退稿的小說2018-11-23 29年後在MOD看重播的少女心2018-11-21 怔忡於浮雲2018-11-19 下雨了


Copyright © www.penpal.tw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npal筆友天地 以上內容皆由各著作權所有人所提供,請勿擅自引用或轉載,並僅遵著作權法等相關規定, 若有違相關法令請<關於我們->聯絡我們> 。我們將以最快速度通知各著作權所有人且將本文章下架,以維持本平台資訊之公正性及適法性。
載入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