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默 的文章集






開始(點一下書的四個角落)
别去熬煮那个夜晚
2018-09-04


(其实只是刚入大学时对自己熬夜的吐槽啦哈哈)

熬夜越来越多了


十二点疏松平常
一点两点也往往有之
这是一种习惯
一种风气
大环境如此
要是谁不过子时就入眠
简直是逆流
说出去令人惊讶


开学伊始的几次放纵
慢慢地变成现在的正常节律
或许是激发了基因里远古祖先昼伏夜出的遗性
或许是身体深处的能量还不愿隐去
越到深夜
我反而更加亢奋
像古代战士手持长矛在昏暗中摸索进敌方营地
屏气凝神
小心翼翼
心跳咚咚咚不停
夹杂着一阵阵狂喜


晚上是额外的时间
当我在深夜中挖掘
钟表的一周不再是二十四小时
而是二十五
二十六
乃至无穷
夜晚的几个小时是无尽的
它像海绵吸水一样吸纳白天所有未尽的工作
所有的事情都能被浓缩到这几个小时之内
而仍有富余
我仿佛能从死神那里偷来几个钟点
拥有别人没有的额外时光


倘若有任务
回到宿舍
揿亮台灯
摁开电脑
夜晚开始
黑夜是高效率的代名词
一切都安静下来了
连嘈杂的光此刻也都隐去
只有噼啪的键盘
沉静的大脑
刷刷的书页
屏幕上跳动的时间
一面是催促的鞭子
一面是亢奋的药剂
夜越深
越觉得万籁俱寂
唯有一盏放着白光的台灯相伴
工作至深夜
顿生一种孤寂的自豪感
颇像古人悬梁刺股之类


要是无事
更是闲适
无论是一杯咖啡
还是一部电影
一个游戏
预定的睡眠时间不小心过了
就再没什么顾忌
反而蹭蹭地冒出逆反的快感
电视通宵地连轴播着节目
消息是无尽的啊
夜晚是另外的一个半上午
这是一段疯狂的时间
秩序不再存在
饭也可以被另一种“夜宵”代替
通过屏幕我打开了另一个更加称心如意的世界
我走进那些绯闻
趣闻
怪闻
段子
糗事
骂战
刹那间无限的温柔接管了激素
一下子包围了我的大脑
我的血管与神经


深夜
别以为世界睡了
世界压根就没睡
世界趴在被窝里玩手机呢
永远有人可以聊天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无穷多的人此刻没睡
即便他们睡去
也会有另一批人醒来
与我接着聊
插着充电器
提示信息的小灯闪烁着
调暗的屏幕依旧刺激着眼睛
聊天框里无话不谈
下线时的“晚安”变成了“早安”
手机上的日期跳了一格
直到窗外仿佛有茫茫晨曦
于是考虑到今天的工作
蒙头小憩


但是我逐渐感觉到有些东西遗忘在夜里
这是我看到眼袋上的黑色时想起来的
这是我看到皱皱巴巴的被褥时想起来的
这是当我在将近中午时醒来
看到未拉开的窗帘和昏暗的室内时想起来的


我隐约地看到一个模糊的形状
一幅福塞利的画
致命睡姿
蹲坐的猴子
大睁着灯泡似眼睛的白马

“梦魇”


熬夜是无尽欲望的具象
像女人身上的小恶魔露出诡异的笑容
像马怪兴奋地探出头
掀开象征生殖器的深色帷帐
从死神那里拿来的时间必须还回去
也许以加倍的形式
那仿佛吸纳一切的夜晚时间释放的是比平时多得多的毒素


为了换这几小时的快感
我牺牲了所有香甜的梦与温暖
我忘记了一个甜蜜的睡眠之后迎接清晨阳光的快乐
忘记了身体四肢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盎然
当所有从前的懒惰
拖延迫使我在截止的半夜最后时刻点击提交的按钮时
我感到自己从未如此卑微
当我困意催促我在深夜的枕头边终于摁灭手机屏幕
我不敢看壁纸上刺眼的时间
脖子酸痛
手腕僵硬
在关闭聊天框与入睡之间的那个短暂的间隔
无尽的空虚像屋子里终于充满的黑暗一样涌过来


人类可以把睡眠留到有空时补
这是区别于猫的高级功能
但生命仍然单向行驶
在那些昏昏欲睡的课堂上
思维涣散的自习室里
我醒悟
留恋快感不过是自己自制力不够而已
在深夜的挖掘不过是挖肉补疮

二十四小时变不了
我不想再熬煮某个夜晚
我想去寻找一个清晨


求和
2018-09-04

住进新学校
理科生的寝室
好听点叫朴素
说实话是寒酸
水泥地面灰暗单调
贴了小瓷砖的墙壁
光滑坚硬
上一届学长留下的不锈钢引体向上杆
卡在门框中间
落满了灰尘


在灰蒙蒙的洗手间门玻璃上
我不经意发现
上届学长遗留下来的
用马克笔画的一个干涩的黑色符号




“∑




我愣了三秒钟
然后想起
“∑”的意思是
求和




那一刻
有一种莫名的动容
这个字符的身世显而易见
四个人
离家百里
在陌生的城市求学
年轻的男孩子们
第一次独自艰难地生活
一室之内
朝夕相处
一开始各自封闭
逐渐摩擦
一次次不顺心
挫败
失落
男人的胡子茬和内心的坚硬一起生长
理科生的嘴巴不善表达
有些话憋在喉头
随着一天天的磨损逐渐咽下去
手足无措




心情像深秋的阴霾
灰暗而压抑




那么
这个默默写在角落处的“西格玛”
代表着一种多么小心翼翼的渴望啊




入学时在楼下看到一条数学系迎接新生的横幅
“给你比心:r=a|1-cosx|”
别人或许都没看懂
从横幅旁边匆匆走过




理科生啊
有些话他们过于羞涩
或者拙于表达
话语说出来磕磕碰碰
甚至比不上那些数学公式来得熟练
除却少数笨拙的流俗者们
更多人
不是不解风情
而是不懂这片太复杂
太捉摸不定的情感的大海
相比而言
科学仿佛是简单的东西了
否则牛顿也不会终身不娶
可感情——感情又哪里是付出就有回报的呢
哪里是刷题
推导
做实验
观测就能修正的呢?不可重复
不可预测
不可规划
他们的情商好像已经不复存在
已经被深深地掩藏在纷乱的讲义后面
掩藏在复杂的公式和定律后面
他们的表达有时候像古诗里的隐喻
不曾背得烂熟的外人因为读不懂
所以也不想读
很多人的情思像地下洞穴里的鳗鱼的眼睛
多少年见不到光
逐渐退化
消失




很多时候
往往不知该说什么
不敢随便
又不敢沉默
心里斟酌思量
肠子弯了又弯
每个人都想求得彼此的相知
希望在一相遇就彼此合拍
心有默契
希望有些人不必通过言语就猜得到自己心里想的什么
希望所有想交往和要交往的人都和自己志趣相投
存着一点小小的坦诚和善念




但是
这个世界
“和”

哪里是那么好求的呢
再默契的两颗心
不开口说话
总归有些闭塞
时间久了
便也有误会
伤感与哭泣
我们都是心怀善念
又希望世界友好相待的人
却总警觉地害怕别人的狡猾
一层层地做着拒绝
猜疑
警惕
最后觉得孤立无援
每个人仿佛装在自己的玻璃罩子里
每次握手
都有叮叮当当的声音
这个样子
有些像圣埃克苏佩里:“生命之间的相知是多么容易
连天鹅都彼此交叉着脖颈
但为什么人类的心
会相距得如此遥远
”有些事情是不可调和的
十几年的文化差异浸染之后
分歧一定会在某个地方存在
在寝室里
当然
肯定也会发生在除寝室之外的任何地方




所以这个“Σ”格外让我动容
因为
我们在用我们内心微弱的声音说
我们渴望“求”
无论是用任何方式
我们想要彼此和谐
融洽
能拥抱
能笑着争吵
像《中庸》一开头写的:“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和”
就是一个说简单也简单
说复杂也复杂的“发而皆中节”啊




多么希望
总有一天
我们的喜怒哀乐
当它们演奏时
都在同一个节拍
我们能听清彼此
能高歌相和
这是一条久远而长久的达道啊
好想走上这条路


消愁最难
2018-09-04


(这篇是劝我爸少喝酒的呃)

杜甫写诗曰:“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所谓“成仙”
把尘事蜕成一套肉体
扔在地上
羽化登云
乘雾御风
人间事
忘不了
却不敢想


可李白怎么说?“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洒脱吗?

还是无力到最低谷的颓废?

乙醇的分子渗进血管里
刺进神经
刺痛
迟钝
麻木
麻木之后
所有的灵魂都被忘了
被废了
像仙一样把尘事变成一具烂醉的肉体
忘在地上
意识随云飞了
化了
散了
没了
人从生存的断崖边堕下去
堕进一望无边的无意识的深渊


可醒了呢
醒了又怎样?醒了
那一尊肉体又重新活转过来
云雾一样稀薄地化了的意识又凝聚起来
醉之前的悲伤与痛苦又猛灌回更加苦涩的现实


酒能销愁
后代人多引用曹操写的那句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解的什么忧?“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
心念旧恩
”酒是为了解忧吗?酒明明是为了交友
交猛将
交谋士
交死士
曹操要行天下
这个“忧”不是李白的“失不失去”
而是另一种
“得不得到”


这称得上“销”?曹操自己用词用得好
“解”——解决燃眉之急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酒席
酒桌子谈事
酒是个假借物罢了


多少人却反而当真?很多人以为自己悟出了酒席上所谓“真谛”
很多人以为自己袒露的是真情
其实不过是被那个想象中内心的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
说到底
人世间悲喜不通
一人的美酒
一人的毒鸩
我们的愁
是害怕一无所有



销愁最难


没有用麻醉可以解决的格尔迪奥斯绳结
“成仙”之路
除了自己的洒脱
没有别的替代品
自己没能力保全
玉露琼浆只能将事件拖延
助不了鸡犬升天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癫张醉素
要论狂气
百年无出其右者
为什么世人赞许?因为他们有“才”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酒是成功者的癖好
好比文学家偏好抽烟
科学家偏好赌博——才华足够
陋习也变成轶事罢了


那我们呢?我们还能以酒浇愁吗?我们——还能在苦涩的现实里
把酒当做抵达超脱幻想的介质吗?

你必须知道
酒帮助不了任何人
你必须明白
你只是需要一个出口
这个释放之处
与酒无关
内心深处怀着武侠梦的少年
如果你不再端起那阴郁的酒杯
白眼望青天
一样皎如玉树临风前


闲里清欢
2018-09-04


苏轼有一首《浣溪沙》
这样写道: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怀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雪沫乳花”
苏学士本意
是煎时冒泡的午茶
初读时
却总想理解成苏学士斟酒入杯:酒仍在泛沫
清凉沁脾
细细咂下去
人间一快




想象之所以迷人
是因为词里的饮酒有情怀
一饮三百杯太滥蠢
酩酊时鼻息雷鸣
大俗即大雅的境界常人岂效仿得来
不若这样
摆一两道刚剜出来
溪水一洗
一焯就摆盘的嫩生生的野菜
笋尖
在清流之畔
初春的草芽上席地而坐
目力所及处
烟柳婀娜
两位至交
斟酒
举杯
轻咂
抿嘴——畅快




对我来说
饮酒的所谓乐趣
止步于“饮”之外的意趣
“雅”之处就在
酒并不肯轻易饮
饮之前
百般思索
饮之时
百般思索
饮毕
百般思索
这思索
化不化成诗


倒是其次
但这酒成了一种载体
一种挥洒情思的引物
饮之前
必求清丽幽静之处
设雅座
必与至交
或独酌
必求名酒佳酿
哪一件不成
决不能举杯
这叫“品位”




说到底
是求一个“闲”字的心境
清贫之酒
没有鹤氅皂绦
沐浴焚香
鼓瑟弹琴的种种繁文缛节
“雅”却不少一分
正因有了这份“闲”——自由
坦荡
洒脱
随性
“醉翁之意不在酒”
说的不是“醉不因酒”
而是“乐不因酒”
求乐不求醉
这样的快乐
正是从“饮”之外的意趣得来
所以才能“山水之情
得之心而寓之酒”




这样的“东坡饮法”
才算饮中国酒的高明
品中国酒
不是单纯享受味道
琢磨醇厚还是浓香
更多的
是享受酒杯之外
酒就像书法家的笔
无论狼毫
紫毫
宣笔
湖笔
山水
白云
笔质总是其次
首要的是那墨迹的闪转腾挪
所以
举杯不饮
兴尽而返可以
酒不嫌浊可以
玉山倾颓也可以




明代山东有位叫陈宗之的督学
嗜好饮酒
无奈父亲责令戒除
宗之不敢不应允
于是命人特制可容二斤多的大酒杯
内镌八字
“父命戒酒
止饮三杯”
世人传为笑谈
这叫做“贪杯”
单单为了酒味而恋酒
就俗了
堕了
成了“士林传笑”的愚人
痴者
真正不解酒味的人




若干人爱酒
爱的是大碗喝酒的畅快
爱的是吆五喝六的所谓“豪放”
爱的是自以为吐真言的借口
爱的是自以为的深沉忧郁
热闹
是典型的中国式酒桌
贪图酒味者有之
心怀鬼胎者有之
掏心挖肺者有之
无论什么
那份“闲”
没了

不是不可以热闹
但热闹自蕴藏着一片闲趣
那种境界
是在众人觥筹交错
起坐喧哗之外
太高太高的一层


“人知从太守之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古文里这一层叫“与民同乐”
要所谓“人生畅达”才配享受
不说多少人敢称有这样心境
要知道
即便如此还不免被人嘲笑
范仲淹早就写下“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已”

明摆着讥讽那些权位与酒力催化的
洋洋得意的嘴脸




不过
升斗小民自有升斗小民的幸处
没经历过什么大起大落
罢黜贬谪
稍微看开点
“闲”的心境
反倒不必钻研什么佛
道也容易求得
倘有杯中之物的喜好
温饱之余还能攒点小钱
务必将它雅一点
仿仿东坡“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喝得有品位
若是独酌
试试像苏学士另一首《定风波》里写的:



雨洗娟娟嫩叶光
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
帘卷
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
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
廊下
月和疏影上东墙




毕竟
酒不在浓
巡不必多
所谓浊醪妙理
细雨小寒时品咂
“清欢有味”而已


故乡河流印象六则
2018-09-04


老水井



河流是大地的动脉
田野这肌肉组织中
水井与暗渠是毛细血管




外公踩住井沿
一寸寸地徐徐捋着绳子放下水桶
这急不得
否则万一有些晃荡
水桶会訇然落入井底
它们非常难于打捞
最终往往在黑暗处与淤泥锈成一堆
铁皮桶悠悠晃着
轧轧声激荡在井壁的青石间
仿佛喃喃一支简单而古老的歌谣
或者咒语




水井多得很
田野间
破棚遮蔽处都盘着一条吐水的卧龙
大点的院落
也无不凿着与所谓“钱源”贯通的“天眼”
可再多的泉眼
哪里够灌溉神农族类的干渴
有个成语叫“背井离乡”
有的人离乡了
却忘了背着井
于是那些枯槁的灵魂
像脱了钩的吊桶
扑通扑通
掉进一眼眼枯井
旋即在平静的水面下沉默
枯井封了口
成为一座座荒凉的孤坟






挑水



拽上水桶放在井沿
外公蹲下身子
他瘦得见骨的肩膀一撑
竹扁担被满载的铁桶压弯
晃晃悠悠像挑着俩听话的孩子
桶里的明镜泛起彀纹
撞到桶壁又轻轻弹回
外公的步子又绵又急
像走在水面
踏得田埂上刚被雨洇过的湿泥朝四边摊开
我急着上前要替他老人家
照葫芦画瓢地站起来
肩上却像挂着一竿没稳好准星的大秤
略走几步
两大担水压着扁担
一口咬进我琵琶骨的神经里




于是我醒悟
原来我曾经以为农人生活的一步一步
其实都顶着无比的重担
不过故作轻松
看起来闲适罢了
中国农民倾向于生吞苦难
很少发出什么嘶吼
传说神农氏生来肚皮透明
尝百草时咽下什么毒物
看得出肠子变的紫色黑色
要是这个功能遗传下来该有多好
肚子里沤了多少苦水
旁人瞅一眼便知晓




不过或许是习惯了吧
他们要是听说露打湿了衣摆也能写首诗
一定骂陶潜娇气






莱菔子



古书上把萝卜叫“莱菔”
萝卜籽儿叫“莱菔子”
可以入药
当我把这则消息念给朋友听时
他瞪大了眼睛朝向我:“萝卜有籽儿?”



萝卜结籽儿?似乎从未见过
该是开花的
但什么模样
又想不确切
我们的这类知识往往不甚清晰
含含混混的
像鲁迅先生写梅花和山茶
冰天雪野
教读者也犯疑惑
到底有没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




除却萝卜
事关红薯
芋头
并土地里的一切作物
我们都知道得很模糊
仿佛什么东西流过去
带走了我们的记忆
以廉价麻辣烫果腹的三餐尚且不继
谁又有心思管什么钉耙锄镰
什么稻粱菽麦的过往与故事




子曰:“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
我问遍身边人
即便是略知稼穑事的
也极少
幸甚至哉
如此看来
想必早已“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牛车



老牛车在小路上漫步:这是一种失传已久的木制交通工具




拉车老牛气定神闲
拽着车架深一脚浅一脚地逛着
一口草料抿来抿去总嚼不够
这倒对
牛类历史千万年
不慢慢地过
哪能捱过单调的时光?




忙点儿好
可能老牛是这么想的
人类这么着急
火车飞机还嫌慢似蜗牛
谁有时间役使牛车
等人类忙得忘了土地这一揽子事儿
牛族偷偷壮大起来一举推翻人类
让人为牛拉车也未可知
反正人是惯干这粗活的:看那满街化妆得鬼似的
不都在给钱推磨?





父亲河



老话儿把水唤作母亲
如今我们该把河改叫父亲




父亲是什么角色?他生你养你
和母亲一样把你拉扯大
小时候他是你的英雄
是大山
是最高权威
是武林高手
忙里忙外顶风顶雨
长大了却发现他管这管那
抽烟喝酒一身毛病
他为一家的健康温饱焦头烂额
偶尔受母亲唠叨
也只憨憨笑笑
可真等你做了什么伤心事
他突然吓人地沉默
黑色的背影令人手足无措




中国有多少乡村
就有多少沉默不语的父亲河
这是一群被遗忘了名字的水系
长江黄河歌唱得多了
谁愿回过头来
搀扶一下这些无名的渠流?



“父亲”“母亲”
这是赞颂
不过别忘了
现在的社会
孩子才是祖宗






饽花模子



姥姥家有几对饽花模子
不知是哪年雕的
泛着木头的原色
塞进面团
摁实
磕出来
面团便有了模子的图案
花篮
元宝
金鱼




我们用模子把世界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式
就像姥姥用那几块木头塑造面团
比如用桶塑造水
用犁塑造地
用墙壁塑造阳光和空气




人由他制造的工具重塑
翰墨把书法家建构得矍铄
钢琴把音乐家再造得颀长
同龄的打工仔与大学生
你一眼瞅得出读书的雕琢
富商西装革履
钱币给他的眼镜片都染上了精明
当兵的即便退伍还乡
营盘也给他的头发里残留下一股揉碎的兵味




所以
我们往往在城市的人群中一眼便瞅出农民——他的土里土气
他的憨厚寡言
他与这个城市的格格不入




然而悲剧在于
模子正受着挑选
那些长得像钻戒
像钢琴
像古董花瓶的人
我们愈发展愈觉得他们漂亮有味
而另外一些
塑他们的工具早已落伍
工人要做螺丝钉好像很久不提了
我们现在说得多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
塑造成红旗轿车模样的人举起双手:“二十一世纪是属于科技的年代!我们需要高素质的科技型农业人才!联合收割机式的人才!”



一群破镰刀似的老农人
站在地头
向喇叭呼喊的方向惶恐地张望


这里有三十万亡魂
2018-09-04


(其实这篇蛮political的……不知道能不能被理解
希望笔友网上的大家都比较平和一些……)

今天一早就在下雨
南京冬天的雨也下得淋淋漓漓的
风吹着
噼里啪啦地打在伞上



看到空间里有句话
“每年的今天都会下雨
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

这话写成文字是好的
本来想用嘴讲出来
出口前觉得稍微有些矫情



我素来不喜这样的天气
更别说在这个日子
在南京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金陵一笼上阴霾就成了石头城
四面潮打
沉甸甸的
浸透了灰色的水似的




来南京这么久
我还没去过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

想去
但没有时间
也没有人陪
但那场浩劫已经成了整个城市的疤痕记忆
离得近
愈感到它在随着脉搏翕动
几乎要张裂

图书馆一进门在办公祭日海报展览
铁丝网架子上齐刷刷地摆着扭曲的形象
抹着血的颜色
阴霾的颜色
空白的颜色
死亡的颜色



我一直有个偏见
是因为所有承载记忆的烟火一下子被屠杀殆尽
南京这座城市才一蹶不振
南京几千年的习俗从此中断
富丽的建筑


地戕灭
连一座城市的方言都几乎彻底失传
缺失的那三十万人
造成了一个大都市的衰落
一代人的巨大鸿沟
以及它深厚繁荣文化的断层与丢失


对于初来者
南京比起北京
比起上海
甚至比起青岛
比起西安
总觉得少了大半精神气
这里该是个有王气的金陵城啊!却温吞地朴素着
低眉顺眼地羔羊般倔强着



当然这不是说它缺少力量
只是它充满了沉重的线条感
这座拿辟邪做吉祥物的城市
石头一样沉重地镇压着坟墓
历朝历代的坟墓


我看着那幅印着飞机投影的海报
巨大的翼展笼罩着城区的街巷
我知道我也会感到惧怕


我能想象到那个巨大的阴影
我能想象到如果此时
如果就在此时
我和人群站在杜厦门前的广场上
将会如何战栗地仰头看着日本的轰炸机
蝗虫一样遮天蔽日地从头顶上隆隆地呼啸而过
如何注视着巨大的钢铁炸弹从天空上缓缓地落下
伴着人肉的四溅与声响



我知道那三十万的死亡与我并不是毫无关系
必须承认
我从没真正地这样想过
大屠杀以前对于我
不过是一种国家的普遍记忆
一种略带官方的符号
但今天早上当我坐在教室里读书时
大活顶楼发出来的尖锐的防空警报撕裂了这个意象



朋友说自己看完展览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话听起来有点轻佻
但我明白我们总是很难用语言而不是文字描述自己的沉重



原谅我花了一秒钟想像了一下如果我身边的人都被杀戮是一种什么样子
我的朋友
我的亲人
我所有那些爱的最深爱的最重的人……我发现它千万倍于我曾经最伤感的岁月流逝或者人心易变
比生离更活生生撕裂的是死别

那是坟头的碑啊
是哭着倒的酒
是今生今世不见
下生下世也不见
再想念也永远不见
那是一种比所有我经历过的离别与忘却

更疼痛的腐蚀
那是海报上老人黑白色的泪滴啊



体育馆前拉着黑白的横幅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我知道我们总是倾向于把它当做耻辱
恐惧之后的耻辱
但在此刻我突然觉得
这并不是一场事关仅仅两个国家一次冲突的回声
这里的祭奠
呐喊的不只是中日友好
这里在朝着苍茫的天空不断啸叫悲哭
是为了更为广袤的“人性”


南京大屠杀不会再有了
但人性的泯灭仍然在这个世界缠绵蔓延
人心里的残酷仍然在鞭挞着半裸的母亲
瘦骨嶙峋的婴儿
咳得颤巍巍的穷人
披头散发的老妪
这个数字远远大于三十万


人类有“共情”
我知道我们“应该”把他人的苦痛当做自己的苦痛
但我也很明白我们有多自私
多么心存侥幸地轻轻踩别人一脚



我坐在图书馆里
面前伏案的是许许多多平凡而不平庸的年轻人
他们和我一样在读书
做题
写代码
学英语
希望考研
出国
有朝一日找到心仪的工作
他们希望过好自己的生活
但我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
不只是改变我自己的生活

事实上我们都倾向于逃避这种责任
我们不再梦想改变世界
我们奢望的只是在夹缝里生存下去
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不被驱散
同样的苦难就永远无法避免重演



我意识到我们都对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
这个人类
有自己的一份义务
不管我力量多微薄
不管我能做多少
当然
也不拘形式



《论语》里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我知道现在很少有人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论语了
但这并不代表里面的东西已经或者将来会泯灭



南京大屠杀不光是国耻
它是整个人类的耻辱
是人性在愤怒与疯狂中扭曲出的可怕兽性
翻看前几天学校里古典音乐会的照片
掺着今天的冷雨
我突然意识到这一切纤细而精致的文化
都需要多么热血而意识到自己责任的人的维护



我不想过多强调一个民族的崛起
它需要强调
但我知道最重要的是
淡忘民族与国界之后
我们的“共情”
不是一把剑砍残另一把刀
而是一只手掌覆上另一只手掌
一棵树抱紧另一棵树



这里埋葬着三十万名亡魂
埋葬的已经被埋葬
虽不会被忘却却已经安息
现在的争执可能激烈
总有一天要过时
要被忘却
这是必然
也是应当
但对人性的注视永远不会
也不该阖上眼睛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