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路人,你是因爲無聊點開了這個PO嗎?
百無聊賴的我此刻思考一個問題——人與人是如何達成共情?事情的開端源自一個好友的善意(你在看嗎)。
小弟深夜觸景生情頗爲感傷,小心翼翼找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小R,講述一個充滿回憶的酸味故事。
小R心思細膩又時常逗比的性格,對方覺得我一定很難過於是很有同情心的安慰了一番。
其實我沒有很難過呀,你是如何共情到我的難過channel?
只是對方的安慰行爲逗到我笑,同時被其真摯的態度感動到發懵,
深夜犧牲休息捨命陪君子的人,遇一個少一個。
曾經盡興時刻一起手舞足蹈的朋友,最後在曲終人散之際,體貼送自己一程再獨單離去的人,今生還能見幾次?
人是什麽時候產生共情呢?又是什麽時候能感知到被共情呢?
我想起出名的【鏡子理論】,言道人可以透過模仿對方行爲,從而模擬出對方的感受,
只是不知道小R曾經有過怎樣的經歷,豐富的人生閲歷可以讓一個人變溫柔嗎?
哈哈,不知道自己是在討論科學,還是藉著討論科學的影子,靜悄悄綻放理工男内心世界的小宇宙。
一篇雜記,記錄下此刻的思緒。
感謝小R,從對你保有期待開始,你不再是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