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ck
    那些年,我寫過的信
    2025-03-26   
    58

青春的記憶,總是與書信相繫。我最早的筆友,要追溯到高中一年級的時候。那是七〇年代的光陰,我就讀著一所依偎在大屯山腳下的公立高中。山嵐繚繞間,這所台北市唯一擁有學生宿舍的公立高中,像一方寧靜的桃花源,與塵囂隔絕。由於校址偏遠,單程通勤需耗去一個半至兩個小時,於是,住校成了必然的選擇。

高一下學期,寂寞如細雨般滲入住校生活的縫隙。雖然生活圈侷限在北投一隅,但透過雜誌上的筆友專欄,我的心卻能夠飛向遠方。很快,就與一位就讀南部職校的同齡人結緣。此後,透過雜誌的筆友專欄,更多來自全台各地的友誼,如春筍般冒出。遠方的筆友們總是好奇地問著台北的種種,而我雖然因為住校的關係,對市區的繁華景象也只能道聽塗說,卻依然努力在信中描繪著北投這座溫泉山城的獨特風貌。

那時的北投,有著與台北市區截然不同的寧靜。課餘時,我們偶爾會搭車到新北投車站,在車站附近的老街上閒逛。夏日炎炎,三五好友相約去吃冰,一碗剉冰上頭淋著黑糖蜜,配著花生粉,是再平凡不過卻又珍貴的小確幸。遠處的觀音山在暑氣裡若隱若現,蟬鳴陣陣,偶爾還能聽見火車進站的汽笛聲,構成了我們住校生活中難得的休閒時光。

每到假日返鄉,在台北車站轉車時的短暫空檔,總是我最期待的時光。那時的台北車站還是舊站,紅磚建築古樸典雅,站前廣場上人來人往。趁著轉車的空檔,我會在車站附近的文具店匆匆逛上一遭。雖然囊中羞澀,但總捨得花上幾個銅板,買些特別的信紙或小物,寄予遠方的筆友。站在老舊的木質月台上等車,白鐵便當的香氣陣陣飄來,伴隨著電聯車進站時的轟隆聲,攪動著思鄉的情愫。月台上,趕車的旅人、送行的親友,腳步匆忙,道別依依。

平日的生活看似單調,卻充滿著細膩的感動。信中不只寫著北投的山嵐與溫泉,更多是關於住校生活的點點滴滴:清晨被濃霧包圍的校園、午後操場上此起彼落的蟬鳴、晚自習時教室裡昏黃的燈光、以及宿舍天台上數不清的星星。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經過文字的梳理,竟也織就出一幅幅動人的風景。

高三那年,大學聯考放榜的那天,獨自一人回到家中後院。落榜的打擊讓我決定放一把火,讓那些承載著青春歲月的信箋,隨著裊裊白煙飄散。看著火焰吞噬著一封封的信,那些或是喜悅、或是苦澀的情感,似乎也跟著灰燼一起,消散在夏日的風中。現在想來,那時的我或許太過衝動,但那樣孤獨而近乎儀式般的告別,卻成了青春歲月裡最難以抹滅的一幕。

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的年代,書信往來是我們對外聯繫的主要管道。每一封信都承載著對方的心情,也盛裝著自己的期待。那些倖存下來的信箋,不只是紙墨的重量,更是一段段真摯情誼的見證。每當翻開泛黃的信紙,都能嗅到歲月特有的香氣,觸摸到那些早已遠去的青春時光。

轉眼間,四十個年頭已悄然流逝。那個大屯山下的校園,依然佇立在霧靄繚繞間,但已不復當年的模樣。舊時的新北投車站,在拆除多年後重建於他處,雖保留了老建築的風貌,卻再也找不回那些夏日午後,與同窗相偕吃冰的純真時光。老台北車站的紅磚建築,也早已被現代化的車站取代,那些候車月台上的溫暖回憶,如今只能在記憶中尋覓。偶爾夢迴,還能看見自己站在郵筒前,小心翼翼地投下一封信,等待著遠方友人的回音。

歲月匆匆,昔日的筆友們,如今各自天涯。有些人漸行漸遠,直至失去聯繫;有些人則借著新時代的科技,在社群媒體上重逢。然而,那種等待信件的忐忑、收到回信的欣喜,以及在信紙上傾訴心事的感動,卻是這個數位時代再也無法重現的情感。那些輕薄的信箋,承載著一整個世代的青春記憶,見證了我們如何在沒有即時通訊的年代裡,用最原始的文字,編織出最真摯的情誼。

如今回首,那一段段青春往事,恍若昨日,卻又恍如隔世。大屯山的嵐氣依舊,北投的溫泉猶存,唯有我們,早已不再是當年那群寫著長信、懷著憧憬的少年。但每當夜深人靜,翻開那些倖存的老信箋,字裡行間依然能喚起那些純真歲月的溫度,那些不經意間在時光長河中沉澱的記憶,終究化作了最珍貴的人生印記。

KqjgLbKZ1h0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www.penpal.tw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npal筆友天地 以上內容皆由各著作權所有人所提供,請勿擅自引用或轉載,並僅遵著作權法等相關規定, 若有違相關法令請<關於我們->聯絡我們> 。我們將以最快速度通知各著作權所有人且將本文章下架,以維持本平台資訊之公正性及適法性。
載入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