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我們作為思考的前提;理解是把新事物用已知事物做連結。所以我們在人生閱歷匱乏時,我們知道的不多,在決定的答案上就是有限、笨拙的。有時它不足以支撐解決現下困境,當下注定就是過不去那道坎。甚至有時候是情緒的洪流淹沒了我們,它讓我們看不到也聽不到,一切的原則失靈而失去控制。
世上所有的煩惱幾乎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做任何事都離開不開人,但人就會有喜歡與不喜歡、想要與不想要。我們都期望別人能依照我們的想法來進行。那很正常,誰不想舒適點。但有時候我們越界了。對你來說他人的課題可是能是一個小難題。可是對他人來說那可能是不能承受之輕的無法言說。因為你無法做到真正的理解,很多時候是有隔閡的。可是我們卻自以為了解對方,能替對方做決定,而不停的傷害彼此。甚至你會生氣他明明是錯的,有種種的理由證明你是對的。但在他的人生旅途中,他沒有經歷你所歷經的一切,抑或是受到時代背景限制。對他當下來說正確答案就只有「那一個」,他才是他生命的專家,你不會比他清楚要甚麼。我們對自己經常偏好感覺正確,而非實際正確。但我們在說服人時,往往又強調實際正確,而非感覺要對。
什麼才是絕對的正確呢?
我們從小就在競爭體制的環境中長大。太習慣要贏;輸,在大眾的觀感就是否定你。沒有人希望自己輸,我們為了不要輸,所以會合理化行為變得盲目。輸,就代表有另一個人受到傷害。這不是我們的本意,但社會沒有留給我們那麼多時間反思去探索其他可能性。漸漸就忘了還有雙贏的選擇。
看腳本,是因為有機會去了解角色的價值觀、成長背景,造就他們的立場不同,面對困境有著不同的苦衷而做出的選擇,體諒他們的不得已。但在現實你很難有機會去理解他人的脈絡,那是需要花時間、要信任的;是要把脆弱的一面攤開在你面前,你很難做到真正的共情。你看得越多想得越多,你越能理解人不會沒有理由說任何話做任何事。如果有足夠的心力去做正確的事,誰願意去當那個壞人?誰不想好好地睡上一覺過得心安理得?
也許你窮其一生在等他的對不起,但他可能在等你的謝謝。他有他的課題,那不是你該處理的。每個人都有他的課題困擾著,那是一個結。有時候缺的是方法,但你不見得能理解,因為你缺乏體會;你理解,卻又不見得能做到,因為你缺乏勇氣;你有勇氣,卻又解不開,因為你放不下;你放下,卻又卡住,因為他放不下;他放下了,你也過不去了,因為時間不等你了。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世事若棋,棋若世事。那是道不盡的酸甜苦辣,只有親身體驗,才能了解個中滋味。重新思索人生、體會生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