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從4年前開始,台灣是個潮濕的地方,以前買的衣櫃就特別針對潮濕的條件去選的,十多年來一直都很正常,沒想到還是出現霉菌生長,真的可怕到不行,二天時間而已就出現一大片,三個櫃箱就中間長了霉菌,漂白水,消毒液全都用上,結果一星期後又是一片,捉狂了,參考了YT所有的影片介紹後,整理正確大家所不了解的資訊。
菌絲是要有附著的地方及養份,這個所謂的養份可以是很多我們想不到的部份。木頭有空隙而且纖維是可分解的,只要潮濕加上溫度足夠就可以生長,YT 上面介紹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塗上層蠟阻絕空隙,分析後沒錯應該是如此,我就用了,結果沒錯,可以了,
....三個月後惡夢再次上演,摸了摸發現是有些粉粉的,仔細看了看,我想應該是蠟變質所發生的,蠟是會乾的,一但乾了之後會互相拉扯,也就是龜裂,就是有空隙出現給菌絲機會,所以.......我就開始找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替代.....找了三天,最後找到一個有效的東西,那就是膠帶,這是我在整理東西時發現,光滑...光滑...沒有空隙....就是這個....所以去買了一捲,花了一天的時間把中間的櫃箱用膠帶一條一條交疊的貼上,而且把拉門全拆了,空氣有流動不再密閉,結果效果非常good....,但為了保險起見,我去買了夾鏈帶,12號的一包100袋,一包只要250元,平均一袋只要2.5元用來裝衣服,防止互相污染,而且最多只是袋子表面沾上灰塵不會有霉菌,用衛生紙擦擦就好了方便又省事。
4年後....也就在二個星期前....突然看到左右側的櫃箱出現小點的霉班,傻眼了,為什麼.........想了想....該來的總是會來,趁著目前只有一點點.......因為霉菌是灰白色的在深咖啡色下是很明顯的.....所以去買了二捲膠帶...一捲29元總長80M...花了4天時間,因為左右的櫃箱比中間的大很多.....貼完時就在找....為什麼還會有.....找了一圈後發現了災難源點,就是冷氣的風扇,把冷氣拆開一看...黑的...跟雷射印表機的碳粉匣一樣.........在YT上找自己清冷氣的影片.....結果發現如果要拆下風扇的話,我必須全部拆光光,尤其是散熱片組的部份,如果不小心去壓到就全掛了,而且裏面的電線部份都是焊死的不想全拆就必須拿烙鐵把電線先解下,清洗後再焊回去.....而且連接冷媒的管子無法拆下,我在想那些在YT拍影片的人怎麼會沒遇到,還是因為年份的關係,看了之後,就一邊罵......根本都沒在想,如果要清潔的時候要怎麼拆....塑膠的組合公差不是機械那種 0.05mm 的公差,就算你差 0.5mm 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偏心,更何況都還有加橡膠來做緩衝......用S掛勾和夾套的方式就可以改善的方式為何不用......
圖1是由下面往上看 A是馬達的位置...B是風扇
別吐槽我不懂裝懂,冷氣會這麼做是有它一定的原因道理,我本身就是一名設計者對於種電氣產品以前就做過,會這麼做是因為射出成形時為了避免變形所以才採用封閉式來防止變形,另外是要降低零件數量,因為他們都相信零件愈少問題愈少,以及降低成本。我是認為一個錯誤的觀念影響了不少人,零件愈少問題愈少是一個總結,不代表一定是這樣,只要合理正確零件多不一定會有大問題,每一個零件只要擔負合理的要求就不會出錯。
台灣以前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所以在一般企業在塑膠射出機台是不加模溫機,只利用自然的空氣來冷卻,而且時間又快,為了怕變形太多所以才用封閉式來做,如果你有用模溫機就不會變形太多,另一種是雖然是封閉式的但另外加二個凸緣塊來替換組合成為S掛勾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只是零件變多幾個。像這種S形掛勾的方式,在我們一般產業機械如果是輕型要替換的區域上是很常見的,只要一支板手拆開4顆螺絲就可以換下滾輪,都不用去拆機台機殼....
圖2是改風扇的形態....B風扇改S形....C是套夾.......風扇拆和裝都是斜斜的放入再鎖螺絲固定
而另一種更方便的都不用拆螺絲,把一邊改成用彈簧滑槽的方式就可以取下滾輪風扇...有很多設計的方式可以用,只要你看我們一些家電產品都可以看到很多供使用者方便拆換的設計,但那些人......
圖3彈簧滑槽
面對沒把握怕毀了冷氣,尤其是散熱片這邊,只好小心對扇葉一對一的清潔,二台.....一共花了10天來清.....當初買的時候是特價而且都只剩最後一台,所以是不同廠牌.....一台聲寶一台LG....用了10幾年了...所以就拿布包住一字起子插進葉片中清.....LG的葉片是透明的所以從黑到透明感覺還不錯 ....另外聲寶是黑色的.....所以你也不知道是否有清乾淨....所以就用掏耳朵的棉花棒去確認....沾水後去抹葉片因為是濕的所以有髒污的話就會吸住然後就是變黑色...一個風扇共有300片...二個風扇...用了二包500根的棉花棒
當初應該不要心存僥倖,發狠一開始就全部貼上膠帶的.......但結果也讓我發現了污染源頭,對健康也算做到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