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
2023-10-17
歲
台灣
0 ,0
其他 (萬物皆有靈)
大學 (匍匐前進的碩班生)
藝術
個性
興趣
閱讀寫作 動畫漫畫 園藝花卉 音樂欣賞 下棋彈琴 美食烹調 攝影繪畫 登山健行 電視電影 塑身美容
電影
劇情片 動畫片 記錄片
音樂
寵物
除了節肢動物和靈長類無法欣賞,其他都還行,但還是覺得貓最可愛
旅行
每個生命都是獨自來到世上,最終也將獨自離去,同樣的天空下,各自體驗著有時連自己也摸不清的小宇宙;孤獨有時,寂寞有時,但仍舊懷抱著一絲,搭建橋樑的希望,希望相遇每個有趣而美麗的靈魂。
萬物之於大地,猶如孩子之於母親,大地滋養,萬物生長,當生命的盡頭來到,則又重回母親的懷抱。 過去,人仰賴土地而生存,對於土地、自然,懷抱著敬畏與感謝,作息跟隨節氣,生生,息息; 然而,隨著近代發展,工業化、現代化、科學、科技與除魅,人似乎逐漸脫離這份連結, 「萬物」不再包含人,人成為萬物之上獨立的一群,企圖凌駕、掌控過去仰賴而生的大地。 這樣的轉變,看似為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可控性,但實則產生更多不可逆的問題... 當青山成枯山,枯山到山崩,僅剩土石泥流時,便再不能成山了。 紀錄片拍攝一位經營有機果園的中年農夫與一位來自科技業的年輕人-安和哥與阿仁之於土地的故事。 前者在有機棗園付出2、30年青春,始終堅持與生物分享、共存的信念; 後者則因受紀錄片《無米樂》啟發,毅然決然離開科技業,投身到「種土運動」,從而開啟與土地對話。 兩人的性格雖不同,但對於土地,卻有著同樣的熱情、嚮往,與實現自我價值的堅持。 片中,安和哥的果園,由於不使用農藥,移除昆蟲、摘除病果、檢視果園圍網等等,都需要靠人力, 他們總是必須與時間賽跑,才能讓當年的果實收成有一定的產量與品質。 有一幕現在回想,仍然充滿感動, 安和哥的果園中,搭了一座小吊床,他忙到一個段落後,靜靜地躺在吊床上,果樹茂盛的綠葉形成樹蔭,陽光透過葉間隙縫,稀疏灑落, 照在安和哥瞇眼歇息的臉龐,光陰在那臉上留下的刻紋,雖滄桑,卻能感受到他對身下土地飽含的感情。 而阿仁,帶著年輕人的衝勁,與對理想的熱情,投入了農業的世界,並在「種土」的過程中,與安和哥相識。 他們都認同,土地是孕育萬物生長的重要元素,但現在的土地,由於商業化與追求高效,許多地方已經越來越貧脊、越來越種不出良好作物, 兩人因此都致力於培養「好的土壤」,良好的土壤,會充滿微生物、昆蟲、蚯蚓等等,能讓生物共生共榮的,善的循環,也就能孕育出好作物。 雖然他們都「種土」,但處理的方式卻不太一樣, 安和哥將農地「野放」一年,以蔗渣來重新養地,並且僅施用有機肥料,將他的棗園打造成生態樂園; 而阿仁則是收集「都市農業廢棄物」來做堆肥,過程需要靠人力去撿拾剔除不可分解的垃圾, 一個清,一個濁,也讓人看到對同樣事物的不同看待方式,以及兩人對土地所持的不同哲學態度。 阿仁堅持將城市垃圾化為可用之物,卻使自己與家庭陷入泥淖,永遠有撿不完、剃除不清的垃圾, 培養好土並苦心栽植出的作物,收成後卻滯銷,看著心血付之一炬,他無語問蒼天,只連連慨嘆媽祖也看不下去、離開此地了; 安和哥堅持與生物共存的經營方式,但環境的不可控性卻導致他的果園面臨昆蟲肆虐、爛果病疫,而收成不順甚至賠掉百萬, 後代對於這樣的堅持沒有信心、也不太支持,沒有人願意接手他的志業。 加之大環境的變遷,土地面臨被徵收為科學園區用地的命運, 兩人的無奈與心力交瘁,即便是笑談命運的捉弄,也充滿著苦澀與悲涼, 明明所堅持的,是對大地、自然、生命良善並尊重的事,卻似乎得不到認可,也無法吸引更多支持,孤掌難鳴、獨木難支, 片尾,阿仁結束種土,重回科技行列,安和哥果園沒有後人願意承接,也面臨徵收, 小人物的努力,終究敵不過現代開發的壓力,兩人的「種土運動」,似乎以失敗告終,辛苦種出的好土,面臨可能付諸東流的命運, 但安和哥依然在他的岡位上,打算努力地堅持到最後,能做多少是多少, 儘管阿仁並未繼續,但他曾經的付出,也讓人看到一位青年如何在他原本不熟悉的領域碰撞摸索、實踐自我價值的過程。 片子結束時,心中滿是唏噓,胸口彷彿鬱結,久久說不出話...... 腦中仍迴響著阿仁在火堆前以閩南語吟唱「天上的神啊,請祢保佑,這塊土地,風調雨順;天上的神啊,請祢保佑,這塊土地,五穀豐收。」的歌聲,若真有神,見人間如此,大地逐漸死去,也會感到哀戚吧? 最後,以安和哥所秉持的哲思做結尾: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ˍ清淨經 希望人們不要忘了自身與大地的連結,追求進步、謀求發展,卻犧牲甚至失去更多...。
25歲 台灣
54歲 台灣
歲 台灣
26歲 台灣
歲 香港
28歲 台灣
27歲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