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騎後的疲憊,讓我選擇坐上捷運前往公館。車廂裡的冷氣驅走了身上的熱氣,列車穿梭在地底,車窗倒映著自己略帶倦容的臉。當捷運緩緩駛入公館站,那熟悉的站名廣播聲依舊清脆。
走出捷運站,傍晚的涼風拂面而來。順著往常的路線,穿過地下道,熟悉的臭豆腐香氣飄來。老闆依舊是那張面孔,只是髮際間多了幾縷銀絲。熱騰騰的臭豆腐端上來時,酥脆的外皮配上特製的醬料,第一口咬下,滿滿都是回憶的味道。
抬頭環顧四周,昔日熱鬧的街道此刻顯得格外冷清。記憶中擁擠的人潮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零星的行人和斑駁的招牌。夜市裡曾經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如今只剩下幾個零散的攤位在苦苦支撐。
轉角處,那片曾經是大世紀戲院的空間,如今已經完全看不出昔日戲院的痕跡。連那個標誌性的招牌都已拆除,彷彿要徹底抹去這個地方曾經作為戲院的記憶。想起以前和朋友們在這裡看電影的點點滴滴,排隊買票時的興奮,散場後在戲院前討論劇情的熱鬧,如今只能在記憶中尋找。東南亞戲院的歇業,更像是為這片土地的變遷畫下了一道無聲的句點。
漫步在羅斯福路上,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對面的店面變化令人唏噓。曾經那些充滿活力的餐飲店此起彼落,有的甚至還未等我記住名字就已悄然離去。每一次路過,都像在翻閱一本不斷更新的目錄,舊店消失,新店到來,周而復始。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招牌突然映入眼簾——「龐德羅莎」。那個充滿復古風味的logo依舊醒目,像是時光長河中的一座燈塔。記憶中,那裡的牛排總是帶著獨特的香氣,配上滿滿的玉米濃湯和蒜香麵包,是多少學生時代約會的首選。看到它依然佇立在這裡,內心不禁泛起一絲溫暖。
夜色漸深,路燈柔和的光暈灑落街頭,為這個略顯蕭條的商圈添上一抹溫柔。遠處傳來的捷運列車轟鳴聲,提醒著這裡依然是城市脈動的一部分。路過的學生們背著書包,臉上掛著青春的笑容,或許在他們眼中,這裡仍是充滿活力和可能的天地。他們或許不會知道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但他們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公館記憶。
城市的面貌總是在變,曾經的標誌性建築消失了,新的店面不斷更替,但這些變化本身就是城市生命力的體現。期待改天能重返龐德羅莎,看看那些熟悉的味道是否依然如故。或許菜單已經改變,或許價格已經不同,但那份屬於公館的溫暖記憶,永遠不會褪色。在這個城市不斷更迭的篇章中,總有一些故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慢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