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平
    愁煩的安慰者
    2023-05-20   心情
    80


愁煩的安慰者 miserable comforter

安慰的意思是令人情感心靈被鼓勵,被安撫。
安慰的話語能甦醒人心,叫人沉重的心靈情感得以疏散。雖然,有時候,無論怎麼真誠的安慰關懷就是會被拒絕,被誤解。

但是,有時候,當安慰者的話語使人的心更加難受,叫人的心更加煎熬時,這個安慰者就成為愁煩的安慰者。

聖經裡的約伯記。約伯遭遇重大的災難。約伯的3個朋友來看他。他們各自發言開導約伯。
但約伯說,“這樣的話我聽了許多;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 (約伯記16:1-2)
“I have heard many such things: miserable comforters are you all.”

安慰人,反叫人愁煩。怎麼會呢?
仔細聽,仔細想,一些所謂的安慰關懷,就會發覺,不是安慰,是自以為是,是指責,是控告,是教訓,是批評,是審判。不但言語如此,態度也是如此。自以為是的態度加上自以為是的判定言語。
“一定是。。這樣。。那樣。。才會。。”
“應該。。這樣。。那樣。。”
“為什麼不。。為什麼要。。”
“如果。。就可以。。”

一直不理解約伯為什麼說他的朋友是“愁煩的安慰者”。他們的話語聽來沒有問題,聽來誠懇正確。他們的態度也沒問題,願意來到約伯身邊看望他。

一直到親身經歷被如此的言語和態度“安慰”而傷上加傷,痛上加痛,日子更灰暗;才叫我領悟我一直不理解的何謂“愁煩的安慰者”。

除了言語,無形的心態影響外在的態度。心裡若是已經自以為是,先入為主的猜測判定,就會在態度上顯明。言語上沒有明明的說“妳錯”,但態度卻明明的顯現“妳就是錯”。

你是愁煩的安慰者嗎?我曾經是。現在有時候還是會犯如此的錯誤。
還在,一直在學習: 若不知道要說什麼話,就學習安靜。提醒自己無形的心態影響外在的態度;所以不要在心裡意見紛紛的猜測定論。心態平和,就會影響態度也平和謙卑。

一生的學習,一生的功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記:但是,安慰者不是安慰嗎?
。。:是,是安慰。的確是出於好意關懷,出於想幫助的心意。
日記:怎麼變成反效果?
。。:有時候是安慰人的狀況,有時候是安慰對象的狀況。
日記:那怎麼辦?
。。:沒有辦。繼續學習:“放下,走過去”,“有心理準備”,“安慰關懷功課成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小p:2023-05-22 09:54
    謝謝這篇故事
    我看完心裡出現了三個字"同理心"
    這篇又反應了"說教"兩個字
    若把"安慰"跟"說教"分開來講
    會不會比較好?
    就如同父母知道孩子做錯了
    對父母來說他們可能想安慰孩子
    但長篇大論說完之後
    孩子們得到的東西只有兩個字可以解釋
    就是"說教"
    我又被"說教"了
    難聽一點叫做"碎碎念"
    更差一點的解釋叫"我被罵了"
    站在同理心的基礎上
    或許安慰的話可以比較容被聽進去
    以上這些還是歸納在"說話的藝術"
    很困難的一門課..............


Copyright © www.penpal.tw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npal筆友天地 以上內容皆由各著作權所有人所提供,請勿擅自引用或轉載,並僅遵著作權法等相關規定, 若有違相關法令請<關於我們->聯絡我們> 。我們將以最快速度通知各著作權所有人且將本文章下架,以維持本平台資訊之公正性及適法性。
載入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