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2019-01-20   觀後感
    1569

大學時期便知道這本書,第一次是在書局看的,匆匆看了約莫一半;第二次是向朋友借的,在書上可見滿滿的筆記;第三次,終於自己買下這本書,雖然遲至今日才全書閱讀完畢。對於膽小懦弱的我,這無疑是一本強度厚重的書本。不是簡單的心靈雞湯,更像是一次一次對自己的審問。連閱讀都是需要勇氣阿~

無法接收「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的年輕人向哲學家發起了挑戰,以對話的形式兩人激盪出美麗的火花。阿德勒的思想是否放之四海皆準?見仁見智。看完書本,會不會改變最初的想法?不一定。但無疑地,我們往往如年輕人一般,有著許多疑問。也許在某人的說服下,我們暫且相信答案,但回頭深思好像哪裡不太準確,無法認同。正因為我們是個體,世界沒有標準答案,若能專注於當下,才能繼續向前。緬懷過去,難免懊悔;希冀未來,唯恐焦慮:那就活在當下吧。

宗教裡常提到因果輪迴,前因而後有果。因此若能跳脫輪迴,莫大幸福。然,未知生,焉知死?自認被過去「客觀現實」束縛無法改變的年輕人,哲學家拋出阿德勒的論述:「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p.35)」,如此一來「客觀事實」變成「主觀定論」,情緒變得可掌控,心理創傷變得不存在。

〈第三夜,割捨別人的課題〉是人們容易忽略的事情之一,更帶入了阿德勒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是說,如果如何教得令學生了解是老師的課題,至於認不認真讀書是學生的課題,是否會很多家長跳起來指責呢?哲學家提到區分課題的方式:「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值得深思。放棄想介入別人課題的心,也得審慎別人介入自己的課題。

然而阿德勒並非斷絕一切人際關係,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個體(individual)的字源意義來說是「無法分割」的意思。人際關係的入口是「課題分離」,終點是「社會意識」。看似矛盾,作者依舊用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話,娓娓敘述。此處的社會意識:「把別人當作夥伴,並感覺到『有己的歸屬』」,把自己認為是「共同體」的一部份,「接納自我」、「信任他人」、「貢獻他人」。坦然接受、不欺騙自己,盡最大努力朝目前進;將對自己的執著切換成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對他人的關心」;為了實際感受「我」的價值,想著可以為他人做什麼,並付諸實現。

想要立馬有勇氣嗎?「有人認為要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學,並達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目標,至少需要『現在歲數的一半時間』......」書的末尾,年輕人帶著新的信念踏出哲學家的屋子,但對真理的追求想必不會停滯吧!這是作者眼裡的阿德勒,初讀此書,浮現眼前的是對自我的一場廝殺,支離破碎的自我價值,直到「社會意識」才又重整出另一個自己。書本有想傳達的事物,但如何理解,則是讀者的課題了。


下一篇



Copyright © www.penpal.tw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npal筆友天地 以上內容皆由各著作權所有人所提供,請勿擅自引用或轉載,並僅遵著作權法等相關規定, 若有違相關法令請<關於我們->聯絡我們> 。我們將以最快速度通知各著作權所有人且將本文章下架,以維持本平台資訊之公正性及適法性。
載入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