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團體:
一廂情願的憧憬使我走向了你,代表這關係終究是外在的(就是家人,也有隱藏的一面)。此時願拭明所有的一切,以使奉上之際不致成為褻瀆。
光明與黑暗似乎是注定有別,但二者仍共享一源——深淵。在深淵中,一切似乎是無差別,但應是在當中「差別」已無意義;因為不會因著差別而能脫離深淵。「差別」的意義,是建立在光明與黑暗的互動中;這就表明了在行光明中的就不在黑暗,萬物在二者中得以生息。
意識到光明與黑暗的差別,使具體存在產生了「純粹」的意識。因此,「去異質」與「維持」成為其使命;這使命中也表明了光與暗的外在性,不然就沒有此使命之需。在實現此使命中,光與暗雖有差別,但作為共被意識者必有互動;二者在其中持續相遇、交融,正如當初在深淵中。
因此,這具體的存在亦可稱為「小深淵」;其吸納、承載了外在的光明與黑暗,並使其在其內部中處於混雜的狀態。在深淵的光明與黑暗中,一切事物因此浮現;在小深淵的活動中,一切事物的意義得以辨認。可以這麼說,小深淵吸納、承載了萬有的意義,包含世界和神的意義。若要給予此過程一個名字,那可稱之為「擬愛」。因為在當中光與暗不各峙一方,而有所交集;二方皆無法同化對方,故需認可對方是異己的存在;二者必須有所交融,而使發展產生了未知。因互異的二者在當中放下了固有的樣態,即在互動中無一方能掌控變化;這便使一切呈現無法測度的樣貌。因此,這愛是冒險的。它有可能自毀,且沒有回溯的可能;雖然重新來過的渴望日益熾熱。小深淵在此只能無法自拔地持續「擬愛」,直到歸於作為擁抱一切的深淵——虛無。
若說小深淵在此過程是承載者,那是一種溫柔的理解;其實其更多如此存在著——吞噬。其慾吞噬一切,吸攝全部。終點遙遙無期,只能在當中因著所願之變,而波瀾無寧。造成如此現象的可能有二 : 一是能力不足,二是處於鬥爭狀態。前者使小深淵苦惱,後者使小深淵煩躁。不論何者,皆使小深淵意識到有外在的異己者存在,正如有互異之光暗存於內中。若在此時遭遇困頓,或許小深淵才有可能從「吞噬」轉變為承載;只是其將要肩負憂煩的意識。這甚至會讓小深淵以為透明化才是解脫;但殊不知只是在以逃避的意識面對已拋入之事實:總是個深淵,必如此運作著。而若此時小深淵不再憂煩,而學會等候,那使此事可能的原因,除了小深淵可為承載者,亦或許有外在的因素。既然外在的異己存在只使其產生苦惱意識,那麼就是只能來自超越外在之物,即來自「無限」才有可能。
「無限」不受限制,即可涵攝內外。其使內外各自與彼此的互動不再只為單向度的鬥爭,而可有和好的可能;即意識到各自的侷限,而願在超脫侷限的全面視角與指引中,使互異的彼此接受各自的視角。而這也表明了一件事 : 終究仍在深淵中。只是深淵(包含其虛無)在此時已被意識成了「無限」,其貫穿每個存在的內外;也就是使每個存在在當中能得到理解與發展,包含其內蘊的意義總體。在無限的牽引中,所有小深淵化為陣陣漣漪,譜出了絕對和諧的εὐδαιμονία。在此意義下,無限才是小深淵本性所渴求去蛻變的樣態,只是小深淵終究無法如無限般貫穿內居異己者之內,而只能向無限誠述異己者所呈現之表象。在無限運作之「原愛」(深淵—虛無—無限深淵)中,放下執念,以涵蓋更多的存在。然而,這過程實際如何,仍是未知,仍有回歸虛無的可能;因為深淵可為無限、亦可為虛無。
最後,曾經仰望闃黑的天空,卻什麼也說不出口;暗自地頹廢,卻妄想擁有全世界;以為窺探可以得到智慧,卻也不過是匯集偏見。無論如何,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但願愛常在你們當中如實存在,不捨晝夜。至於未來如何,要託付何者,就讓我學著等候;青春在遺憾中結束,也不過如此罷了。
阿西
2021/06/17


上一篇



Copyright © www.penpal.tw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npal筆友天地 以上內容皆由各著作權所有人所提供,請勿擅自引用或轉載,並僅遵著作權法等相關規定, 若有違相關法令請<關於我們->聯絡我們> 。我們將以最快速度通知各著作權所有人且將本文章下架,以維持本平台資訊之公正性及適法性。
載入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