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者,無詭隨之態;
精細者,無苛察之心;
方正者,無乖拂之失;
沉默者,無陰險之術;
誠篤者,無椎魯之累;
光明者,無淺露之病;
勁直者,無徑情之偏;
執持者,無拘泥之迹;
敏練者,無輕浮之狀,此是全才。
有所長而矯其長之失,此是善學。
【譯文】
爲人圓通靈活,但沒有奸滑隨意的樣子;
爲人精細周到,但沒有苛刻煩瑣的心思;
爲人端莊正直,但沒有乖僻違背常理的失誤;
爲人少言穩重,但不存陰險狡詐的心術;
爲人忠厚質模,但不受遲鈍笨拙的拖累;
爲人光明正大,但沒有浮淺輕薄的毛病;
爲人剛強有力,但沒有隨倩任性的偏頗;
爲人堅執,但沒有固執拘泥的痕迹;
爲人敏捷簡練,但沒有輕滑浮躁的行爲,這就是全能之才。
發揮了自身的長處而又能矯正其長處所帶來的偏頗,這就是高明出衆的人。
(以上文章取自呻吟語,呂坤原著,魯文忠譯評,漢威出版社。)
我覺得修身不易,
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在發揮自己的長處時,
有可能也會因為走偏了些,
因而造成了某些缺點。
所謂「善學」,
是指學習之後,
能理解並修正自己偏頗的缺失。
舉例來說:
像「圓融者,無詭隨之態」,
我的解讀:
這種詭隨的人,
比較像處世奸滑隨意的老胡狸。
「奸滑隨意」,
像是「沒立場的投機份子」,
隨時會「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
不擇手段為私利而為的圓融,
可說是機關算盡,
如有這樣的朋友,
自己也要留意。
像「精細者,無苛察之心」,
我的看法是:
精明細心的人,往往自信能明辨是非,
對人不能寛容,以厚道自持。
近於苛刻的明察秋毫,
可能還會對人造成傷害。
如果是這樣,
還不如明察之後保持靜默,
潛心靜思: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
盡量「善意去解讀」對方的言行,
替對方留些餘地,反而還會比較好!
(這些看法是我的恩公告訴我的。)
以上,是我對文章的淺解。
我不是作者呂坤(明朝人),
關於他的著作,
無法解譯完全,
只能解釋一點點,
要是筆友們能從文章中,
提鍊出更好的思維,
也就不枉我拋磚引玉。^^
後記:
小太陽不太會「善學」,
反而比較主張「悅學」。(喜「悅」地「學」習)
每天睜大眼睛,
開心地學習新事物,
或是發現一些可以和人分享的見解,
這樣的喜悅,
又助長著下一次的學習,
不斷累積的結果,
將形成善的循環,
今天將自介中「悅學心法」公諸於此,
願和忠實讀者筆友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