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在人生歷程中,不論事、不論物,甚至不論任何景像,
諸此種種在歷程中總會產生事、或物、或景像:是什麼?
由表象或其形體,而判斷「是什麼」。
因此在人生歷程中,不同階段產生許多「是什麼」,以及許多判斷;
卻交叉出許多後來的判斷,推翻前面的判斷!
唐代禪師青原惟信在《五燈會元》中,有三句話頗富禪機,更為後世所深諳熟知,
三句話即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三句話道盡人生歷程中,所發展心智及歷程,是禪師參禪學佛三十年之勘悟!
在一般人而言,第一句「見山是山」:因為眼睛所見山,即是山,是千真萬確矗立眼前,無可懷疑!
此時是人生中最純稚時期,心無雜歧,眼見即真。
第二句見山不是山:此時因已歷經學習認知、乃至思考,因此眼見是山,
但會思考山乃石岩所累積,並非憑空生成。
此時是人生開始因學習產生思考及認知,所以推翻以前「眼見山即是山」之判斷。
第三句見山還是山:在人生歷經苦難及挫折,更因思考已更務實,
所以又推翻前一判斷「見山不是山」,而恢復眼見即是!
此三階段恰如人生歷程,舉例而言:
有個即將溺水之人,當下心中最重要是什麼--只有求存活命而已!
當他獲救之後,展開人生歷程,或因緣際會飛黃騰達;當時絕非只是求存活命而已,他認為人生是什麼?
即是他的欲望:有錢要更多錢、做官要更大的官!
當在最後,即將要失去生命時,他才又猛醒是要什麼--生命存活而已!
『唯心宗』之唯識教法,對此三句解釋更是深層涵遠,將我人之心識藉此三句完全涵蓋:
第一句見山是山。此時是初始進入修行領域,一切端憑眼、耳所見聞依法修行,絕無疑義;
以眼根所攝即憑以為真。
第二句見山不是山。在修行有段時日之後,或因深入經教,或因善知識相互薰陶習受,
因此自身思考更入深層,知道滄海桑田、物換星移;
見之雖為山,實則在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後,山已不是山。
加上唯識所闡述教義之認知--絕非萬象不變;
萬法唯心,真假、虛實絕非「眼見」即是,因為眼根亦是虛而不實!
第三句見山還是山。在此階段,歷經數十年人生歷程之學習、認知、思考、乃至修行,
已將自身思考沉澱,恢復純稚,知道縱然以前不是山、以後不是山;
但是眼前絕對是山,因為此一肉身絕對無法穿越此山。因而在眼見是山,又恢復見山即是山!
在本心之見性中,我人如何在種種虛幻,及現實交替中分辨真假?
由前述中,眾生當可知道:
「見」是我人初心之純稚、到學習之染著、直至沉澱之認知;
只有「智慧」才是本心,才能見性!
(以上取自拱衡雜誌 直指本心的見性 釋迦牟尼佛 降 112.10.28 )
--------------------------------------------------------------------------------------------------------------------------
最後一段,是全文重點之重,
請筆友謹記在心。
由佛祖來詮釋禪師的三句話,
相信最到位,應該也是最完美的註解。
我只能跟著讚嘆。
記得小時候,
筆者對美勞課不是很感興趣,
因為眼拙手拙心也拙,
做出的成品完全不能看,
所以只求交作業時能混過去,
根本不敢想求高分。
唸國中時,
手上的彩色筆被水彩取代,
畫的主題,
由隨意的畫作變成寫實,
要求畫出椰子樹...
明明眼睛看得到,
手也摸得到椰子樹,
但畫出來的東西,
無論用哪一個角度看,
一點都不像椰子樹,
感到真是太神奇了...
年少無知的「看樹不是樹」,
讓我印象頗為深刻。
二十年後,
手上握的水彩筆變成毛筆,
開始學習畫國畫,
樹不再寫實,
就簡單的幾隻樹枝,
再加上抽象的樹葉。
明明不是真的樹,
那時的自己,
已經能夠以意會的想像力,
來取代完全寫實的樹木了!
這是「看樹是樹」的情況嗎?
第三階段「見樹還是樹」,
因為沒有再持畫筆,
所以至今也還沒參透,
或許,
有些筆友們已經到這個境界,
身為筆友的我,
也恭喜你們。
筆者的人生好像開悟得很慢,
很多事別人一點就通,
我却反反覆覆,跌跌撞撞,
甚至撞到鼻青臉腫才會曉得!
像這樣的層次
在佛祖寫的文章底下,
略抒己見,
相信抛出來的只能算是如磚塊等級....
且盼有如玉器般美好的高人,
能為本文再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