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艱難,除了那份失落感外,常常因爲第三者的出現而使你感性的「失落感」,
變成刺激性、非理性的「被剝奪感」及「受辱感」,對嗎?
如果一件想買又不想買的毛衣一直掛在橱窗裡,我可能還要繼續考慮下去。
可是,一旦有人也想買它,競爭心的產生,就會使我反而非買它不可;
如果有別人得到它,失之交臂的被剝奪感,很可能使我回頭去積極爭取,
若終而不可得,即使我原先並不是非要它不可,也會感到遺憾。
「就算我不要了,也不可以被別人得到啊」,
不知從何開始,我們有了這種心態?
似乎,這是人性的種族遺傳?
三角關係裡的詭譎風雲,就因為這種非理性.
對方是否值得?是否合適你?全不管了。
爲了競爭,只好全力以赴,志在必得;
競爭失敗,就反彈激烈,愈發失去理性.
自己失去,別人獲得,「
失」與「得」的強烈對比與複雜情愫,也就更尖銳了。
「失」與「得」造成的分手艱難,需要你冷靜想一想——
這是愛?是恨?是面子?是好勝心?還是鬥法?
千萬別因爲好勝心而繼續付出不必要的代價,甚至作出錯誤的決定!
「失」「得」,有時候並不是眞正的「失」或「得」。
(以上取自陳艾妮著的戀愛美學和分手美學,同心圓出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樣來自醫生世家的高醫大醫學系黃姓及劉姓學生,原本是大家眼中的人生勝利組,
卻因為愛上同一個女孩,二人的生命不幸殞落。
原來,黃男因學妹選擇與劉男交往,一時被忌妒心沖昏頭,下手勒斃劉男,
之後故布疑陣,將死者拖到瓦斯爐上燒烤,偽裝成火災事故,並留在現場假裝喝醉。(20150428)
但警方對黃男進行酒測,酒測值卻為0,
加上法醫驗屍後發現,劉男後腦勺曾遭重擊、氣管內無灰燼,
研判是死後遭人焚屍。
黃自知難逃法網,最後燒炭自殺,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
以上取自鏡週刊.網址如下: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209soc007
文 莊琇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完陳艾妮寫的文章,
再比對社會上曾發生過的駭人新聞,
就知道我們的感情教育,
可能真的出現問題,
即使是人生勝利組,
也會失去理智,
做出不可挽救的錯誤,
與其讓這個悲劇繼續產生,
筆者認為應要做觀念上的溝通才好!
文章放在這裏,
讓忠實讀者們參考!
話說,
人生除了愛情之外,
還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
真的不必為了愛情拚得你死我活,!
情關雖然難過,
但現實的生活,
還是要過啊,
想想栽培各位長大的父母們,
所花的苦心和心血,
是多麼不容易!
身為成年人的筆友們,
做事前千萬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