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終於停了,但漏水尚未完全解除警報,廁所馬桶上的天花板就一排滴滴答答,坐在馬桶上沉思總會被水珠驚醒。
昨天的日記頗負面的,婉兒(真謝謝你的留言,給了我一些思索的著力點)留了言,問我是否用學習來迴避或遮蓋內心沒有勇氣這件事?
下午去散步時認真想了想,我從小就真的是很壓抑的人,特別不坦率,也特別逃避,多次做情感關係測驗,都顯示是逃避型人格,當然這測驗著重伴侶關係,但出社會後回頭檢視自己的家庭關係,影響我很深。
我家就是平平靜靜的,父母的情感表達都相當內斂。不知為何我從小就很獨立,不過那是外人給的評價。我腦中依稀有個畫面,小時獨自留在家中,哭著嘟囔媽媽為何不回來,等媽媽回家了,我卻裝得什麼事都沒有,我隱約知道,媽媽沒有餘力照顧我的情緒,職業婦女,她又特愛抱怨,我可不能添亂。
我以為這種保持和平是最棒的做法了。
活到這幾年才知道,有衝突才有進步,才有突破口work out the best solution for each other。
父母吵架、老弟叛逆,我當年覺得家中那兩位男性為何總要引起天下大亂,現在才發現他們試圖與老婆/老媽講出自己的想法,而老媽冷戰,不想把話攤開來才是最致命的。
於是小時候的我很少和老媽大吵,總用生悶氣的方式冷處理,過了就算了。
當不想捲入那些我當時認為狗屁倒灶的紛爭時,我就寫作業、念書,這樣就沒人會來打擾我。
結果國高中時期,課業成績還真不錯,只是回頭去看,那似乎都只是用來逃避的地洞。
前陣子翻到高中的日記,還寫著「念書只是為了拿獎學金。」果然大學嘗到自由的滋味,我就發現我根本不愛讀書,而國高中也只是死讀書罷了。
不知不覺打了這麼多,我仍舊對家庭關係很迷惑,但自己的人生得自己負責,雖然知道成長環境是造就性格的因素之一,拿來當藉口還是適度就好,仍舊要努力掙扎的,我想要每天進步一點點。
m-wI1KJHj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