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書~20240611
《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內容簡介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中年遭遇眾多挫折?為什麼我們會把這些挫折當作一種危機?這種危機與經歷又代表了怎樣的意義?
中年危機——詹姆斯·霍利斯將其稱為“中年之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審視自己的機會,霍斯教授提出了一個看似可怕實則具有解放意義的問題:“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誰?”當我們發現,自己一直在以虛假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實際的期望驅使着扮演—個“臨時的”成年人格時,我們就打開了第二個成年期的大門,將迎來真實的人格。
在本書中,霍利斯教授基於榮格心理學的視角,以一種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現了中年經歷的層次,並帶領我們重新審視、界定、調整自己的人格,從而了解內心真正的需求,拋開童年創傷與“臨時人格”的束縛,從痛苦出發,穿越“中年之路”,前往意義的彼岸,最終形成穩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中年是脫下人格面具的好時機 真正的治癒就是成為自己
人類在生活中,會戴著社會賦予或個人想展現的「人格面具」(Persona)。或許在人生這部劇場裡,我們都在消化各種不一樣的角色:從乖巧的學生到親切的朋友、踏實的上班族、犧牲奉獻的父母等,我們扮演的角色各式各樣。每個角色的面具皆有其社會功能,然而,這副面具卻不等於自我的全貌。
「中年」是我們脫下面具,以真實面貌堂堂正正生活的時期。原本以為失去面具會變得四不像,但實際上心情反而更加輕鬆,更領悟到戴著同一副面具生活時,肩膀有多麼沉重。不過,人格面具並非只有負面效果,也不是只有摘下面具時才是真正的自我。在必要時戴上面具,想脫掉時就勇於展露,即使沒有面具也無所謂的狀態,才是真正的自我實現。
在中年這段時期,我們可以更進一步擺脫面具束縛,也能面對過去覺得敏感、完全無法提及的內心陰影。這些,都是因為我們一路走來承載情緒的器皿變寬廣了,才有可能得以實現。
筆者突然想起一位50歲初、即將提早退休的中年男性。家境不甚富裕的他,高中一畢業就忙著為家中經濟出一份力,當然,他選擇的是只有高中學歷也能勝任的地方。他比任何人都還努力工作,很快就獲得了升遷,能力也得到認可,更組建了穩定的家庭。
不過,當我在諮商室見到他時,他表示自己從未喜歡過這份工作。一直以來,他沒有思考過喜歡與否的問題,只是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直到真正面臨退休時,才感到無比的混亂。
當時,他正準備卸下負責家庭生計、擔當穩定後援的「家長面具」,但過去那段時間,他沒有餘裕探索自己的真實面貌,長期以來都相信面具就是真正的自己。如今,若失去「家長」這副面具,他不知道自己還剩下什麼,只感到無盡的空虛。
在諮商期間,他就像孩子一樣透過大大小小的經驗,去探索自己喜歡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會感到開心。後來,他小心翼翼地說出自己幼時如果不必擔心生計,其實也有想學的事物。那一瞬間,他原本茫然空虛的表情,頓時恢復了生機。在人生的上半場,他發揮責任感與腳踏實地的態度,努力恪守本分,現在,是時候展現其他潛在才能了。
榮格曾經說過:人到了中年,內心會發生震盪,那是提醒你找回自我的信號,而真正的治癒就是成為自己。現在,既然知道自己的心隨時可能產生震盪,但願你在面對危機時能更加釋懷。
危機,歡迎你的到來!
(''中年是脫下人格面具的好時機 真正的治癒就是成為自己''。
這是讓我感動的一句話!也是讓我有動力尋找自己的一句話。今年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改''。改變生活作息,改變飲食,改變心情不易被外界牽著走,改變自己的思維轉為正負面的中間值........很多的改變都在這一年開始形塑。無染筆)


下一篇



Copyright © www.penpal.tw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npal筆友天地 以上內容皆由各著作權所有人所提供,請勿擅自引用或轉載,並僅遵著作權法等相關規定, 若有違相關法令請<關於我們->聯絡我們> 。我們將以最快速度通知各著作權所有人且將本文章下架,以維持本平台資訊之公正性及適法性。
載入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