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個亙古的難題。人們時時刻刻都面臨選擇,而那些選擇又塑造了我們。因此,如何作出乃至持續的作出正確的好的選擇,便成了門重大的學問。就拿離我最近的升大學的科系選擇為例,來闡述我對選擇的幾樣看法。
俗話說:選你所愛,愛你所選。這句話固然有番道理,但還是存在著令我不解的瑕疵。到底,我們是先擇而後愛,抑或是先愛而後擇呢?以挑選伴侶來說,是日久生情,還是先有瞭解再慢慢攻略?
總提:
台灣現今的教育(普通高中升大學體系,其他如技職體系就不是我熟悉的了),多少依然脫離不了填鴨式的教學,無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方面也常說讀好書別多想,往醫學系電機系和法律系會計系邁進就好。這樣的現象導致學生很少會去探索自己的志向,時間精力被學校上課、補習和作作業給消耗掉了。或許偶爾會出現迷茫和無意義感,但依舊聽話認命讀書。持續這樣直到終於要選擇科系時,問題便會顯現出來。志願就那些,名額就那些,總不可能所有人都擠進去,即使全都考上了,怎麼能確定熱門科系真的是自己想要或讀的來的?況且這社會還是需要不同的人才來維繫,單一化的思維無利於國家的發展。所以,很多人按照家長老師的意見懵懵懂懂讀完了高中,接著花幾星期幾天,就要決定會影響未來四年甚至整個人生的路。面對眾多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選擇,若沒有事先瞭解,真的只能要嘛跟隨潮流,要嘛硬選了,除非是擁有明顯優勢或者早就確立目標的人,否則上述兩者基本上都帶有一點盲目的成分。這時就會有人跳出來,年輕人哪懂得什麼叫興趣?興趣能當飯吃嗎?以後領高薪他就會知道感謝了。這裡,即遇到了擇與愛的問題。
先擇後愛:
對於事先不怎麼真正深刻思考志向,或者擺明為了出路為了賺錢的人來說,所謂讀書就是件正常該做的事,船到橋頭自然直,不用感到迷茫和焦慮。考完大考先挑個志願,然後照同樣的模式,只要不遭遇太大的挫折,大概就順順利利的往鋪好的路邁進。最理想的情況是,在研讀的過程中,他竟也悟出不少心得來,到可以體會其中的樂趣,並持續精進,最後成為體制中名利雙收的典範人物。這即是先擇後愛的情況。
然而,誰有辦法保證一切會如所想的順利進行,從來不遭遇重大挫折,也不會對所選失去信心?犧牲到底值不值得?根據統計,有不少人後悔當初選錯科系,後悔沒好好抉擇。
先愛後擇:
對於曾受過打擊,曾有過懷疑的人(就是我)來說,即使成績不錯,心中還是會有一股聲音問說“我到底在幹嘛?我為什麼要讀書?”直到某天,這個聲音蓋過思緒,無法再認分讀書時,便會對一切感到痛苦且迷茫。此時讀書已成為一種無法活出自我的犧牲。這些犧牲對於既沒有找到熱情,又不是體制的優勝者卻被迫留下的人而言,簡直是叫魚去爬樹的行為。為什麼常常提到熱情,因為太多人說做事總要有動力,目標和夢想是指引方向的明燈云云,而對事情發自內心的熱忱,就是照的最亮的那盞燈。不管到任何領域總是會有比你強的人,也總是會有枯燥乏味的階段,最能帶我們挺過去不放棄的動力,難道不是我們心中熊熊燃燒的熱情之火嗎?尼采曾說“參透為何,才能承受任何”當然錢可能是其中之一。以讀書來說,它的動力若僅僅構築在混沌無知和規避懲罰的恐懼上,那自我覺醒或徹底躺平遲早會發生。人,總有一天要面對自己的,對嗎?
然而,先擇後愛同樣有它的問題。人真的有他的天職嗎?要怎麼確定某領域是真正喜歡的,不會半途而廢呢?有時間和本錢讓人去探索嗎?
經過上述思考,會不會我們必須得承認,選擇本身總是帶有不要想太多的盲目的成分呢?人生有太多非此即彼,與其理智的分析,還不如作出信仰之躍。正如之前在中國流行的一句話“清大北大,不如膽子大”且戰且走,多方嘗試,可這不又回到樣樣通樣樣鬆的境地了嗎?再拿挑伴侶為例,總不可能同時和好幾位交往吧?
最後,你們可能覺得我真的想太多,甚至走火入魔了,其實我也這麼覺得。有沒有方法,可以踢走我心中的那位感覺沒什麼用的蘇格拉底?我可能讀書讀到腦子快壞了。或許人生本就充滿了後悔與遺憾,只能放下執著看開一點囉。最保險的做法應該還是取得一個平衡點吧,上面我確實比較極端了點。不過,正如荒原之狼書中的內容,這是一種屬於中產階級式的精緻且保守的做法。在主人公看來,只有高貴精神的殉道者以及極盡享受生活的浪蕩子,才是真正的英雄。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反映著不成熟的理想浪漫主義,最終,只有走向唐吉軻德式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