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網上看到一些挺特別的新興運動、比賽,紀錄並且整理下來。
————————
① 國際象棋拳擊比賽
你有聽過「國際象棋」吧?
你有聽過「拳擊比賽」吧?
那麼,你有聽過兩者合一的「國際象棋拳擊比賽」嗎?
相信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對於這個詞語既熟悉又陌生。
年初,看到一個有趣的影片,正在舉行著這個文武兼備的比賽。
(據說,始創於2003年,但看來一直未有普及。)
賽規大概是:
下棋和打拳,每隔幾分鐘,輪著進行。
任一個項目勝出,就是勝利者。
內容:
在一個拳擊館裡面。
只見參賽者一入場,助手先來一段rap炒熱氣氛!
然後,兩名身穿拳擊裝束的參賽者,自信滿滿,走到擂台前。
他們從容地脫下拳擊戰袍,赤身上膊;兩人各就各位,坐下來,一臉嚴肅,戴上頭戴式耳機,靜靜地下起國際象棋。
(頭戴式耳機大概是用助隔音吧?可能是隔絕觀眾的提示,或是現場解說的嘈吵聲,免得影響判斷。)
我本身不太懂國際象棋,所以棋盤上的對奕,我就跳過了。
只粗略地知道,這場對奕是有時限的,每走完一步,就要自己按下計時器暫停時間。
老實說,我近年沒跟人有過對奕的經驗,還是頭一次看到這種計時器的。(覺得很新奇!
顯示器左右兩邊都各有一個倒計時,上蓋就像是「蹺蹺板」那樣;
按下去的那邊就會自動停止計時,而另一邊就會蹺起,自動開始倒計時。
很巧妙的設計啊~
(可能是我孤陋寡聞,頭一次看到,我真的對這個計時器很感興趣啊!)
鏡頭所見,棋盤上,雙方仍在持續交戰。
突然鐘聲響起,裁判把計時器的上蓋按平,以示暫時停止。
然後,兩人脫下耳機,站起來,開始為拳擊進行準備。
他們戴上拳擊手套,來到擋台正中央,而棋盤早已被鋼索吊上天花板。
「FIGHT!」裁判一聲令下。
兩人禮貌地擊拳一下,然後開始進入戰鬥格。
剛開始時,光頭哥佔有優勢,一「直拳」打在短髮哥的鼻子上,讓他甚是痛苦。
瞬間,短髮哥氣炸了,火力全開,連環痛擊光頭哥,更把他迫近牆角。
雙方展開一輪激戰,奮力搏鬥,你一拳,我一拳,互不相讓。
然而,光頭哥似乎落於下風,被打得節節後退,在短髮哥身邊左右來往亂竄。
哎呀!此為不智之舉呀!白白浪費力氣了!
不消一會兒,光頭哥走勢減弱,精力充足的短髮哥看準水機,鼓足幹勁,狠狠一記重擊,把光頭哥打翻在地!漂亮!
裁判分開兩人,並判斷光頭哥能否繼續打下去。
可以!沒問題!
兩人再次走到擂台中間。
光頭哥又再一次率先給對方一拳,可是成效不高,反而再次激起短髮哥的好鬥心,對光頭哥步步進逼,逼到牆角處!
光頭哥走投無路,無可再退,只好放手一博,跟短髮哥扭打成一團。
裁判分開他們兩人。
兩人再次開打,光頭哥的拳頭就像是試探般的伸長,左手猶如拔弓的動作,右手握緊,蓄勢待發,如箭在弦,給對手來一記右重擊!
可惜!打偏了啊!沒有命中!
短髮哥不慌不忙,謹慎上前,慢慢來,看準對方的動作。
漂亮!一個下蹲,又再次躲過對手的重擊!
然後再順勢給對手好幾牶,窮追猛打之下,打得光頭哥再次潰不成軍、再衰三竭。
最後,裁判判決光頭哥已經不能再打,以TKO(技術擊倒)結束了這場比賽。
如果問我喜歡這樣(國際象棋+牶擊)的比賽嗎?
答案是「否定」的,我不喜歡;
主要是出於我不懂「國際象棋」這個原因吧。
不過,我喜歡的是這個概念:一靜一動、一文一武,結合起來。
我欣賞這種大膽的嘗試,覺得可以循著這個方向,將會誕生出更多的新興運動。
—————————
② 扇巴掌比賽
顧名思義,就是我扇你一巴,你回敬我一巴的比賽。
光聽名字,腦海裡面可能出現一個畫面——八點檔那些劇情(?)
「小三,竟敢勾引我老公!」扇你一巴。
「八婆,你才小三!」又回敬對方一巴掌。
我立馬想起了兩個女人互扇巴掌的畫面。
啊!不不不!不是這樣的。
請把參賽選手替換成「肌肉猛男」,你就會知道有多兇悍!
我看的這個影片,比賽由UFC(終極格鬥冠軍賽)總裁 所創立。
參賽者為拳擊手、綜合格鬥家和一些自願參賽者等人所組成。
比賽規則:
兩人面對面站立,中間大約相隔一個人的身位。
兩人站在一個劃定的範圍內,不可過界。
攻擊的一方,不可抬腿,腳底必須緊貼於地面,些微離地都不可;
掌擊位置要在對方的臉蛋上,太高太低都是犯規;
掌擊時不能用掌底根部那個較硬的骨頭用作攻擊重心(?,這個不確定)。
防守的一方,不可迴避,頭部必須在吃下一掌前,保持不動。(就要要「硬接」的意思!)
三回合內,互有攻守,決出勝負。
誰先倒地不起(限定時間內),就算「輸」,結束賽事。
順帶一提,安全措施方面,參賽者身後有幾個工作人員,在參賽者倒下的瞬間,會扶一下,特別是頭部,盡量不讓參賽者頭部落地;
而一些不太嚴重、還清醒的參賽者,工作人員只會很短暫地支撐一下,馬上放手,以免影響比賽的公平。
當然,後面也會有一些醫護人員,隨時候命。
參賽者耳朵裡也會塞上耳塞,口裡還有牙套。
流程:
擲硬幣,決定先後次序。
參賽者進入一個類似拳擊比賽的方形擂台(只是少了圍網)。
攻擊方,先在角落處手塗白色的防滑粉。
然後站在擂台中間,跟防守方面對面站立。
只見防守方雙手放後,緊握著一根硬質的棒子,大概是用作挺直腰板?(不清楚
兩人之間站著身穿黑衣的裁判,正等候攻擊手說出「要用哪隻手打」,以及「準備動作多少下(最多三下)」,然後裁判就會後退一、兩步,以留給攻擊方展臂空間。
假設攻擊方說「右手、三下」,意味著他將會用「右手」在防守方的臉龐上,若即若離「三下」,作好瞄準的動作;
動作可大、可小,有些參賽者甚至把身體向後轉,作勢打過來,再轉回去,默數著1、2,第3下才狠狠扇在對方臉上。
這時候,只會有三種情況出現。
第一種,擊倒。(結束比賽)
第二種,沒擊倒。(攻守互換,繼續比賽)
第三種,犯規。
特別想說說「犯規」。
如果攻擊方犯規,就會類似被記「小過」;
待三回合結束後,還沒人倒,犯規多的一方會比較吃虧,容易判輸。
如果防守方犯規(例如躲閃),就會被判無效,攻擊方可以再攻擊一次。
(血虧!白捱一巴掌!)
大概這樣。
這項比賽是一個較新興的項目,追溯源頭,可能是近年的事情;
UFC總裁舉辦這個比賽,大概在今年1月中的時候開始。
起初,從影片所見,比賽有點像「預選」的感覺,規則好像還沒定得太嚴謹,甚至讓我看到有不少參賽者,似乎故意用掌根底部的「硬骨頭」去扇巴掌;
結果威力不是一般的強,一下子就把對手打出腦震盪,昏迷不醒。
最讓我吃驚的是,有一場打下去之後,慢鏡頭播放,看到有一個白色的顆粒狀物體飛了出去,乍看來是牙齒,最後發現是耳塞,還好還好。
後來,參賽者開始被分成兩組,規則也比較嚴格起來。
一擊即倒的情況少了很多。
不知道是不是參賽者已經訓練有素,抗打能力增強的緣故呢?
簡單來說,就是臉皮厚了!(笑
啊!不是說笑的。
有一場比賽相當奇特。
一般來說,扇巴掌都只有「作為攻擊方,擊倒防守方」這一說法;
萬萬沒想到竟然有「防守方擊倒攻擊方」!?
是怎麼一回事呢?
就是防守方可能臉皮太厚,攻擊方反而打到手腕受傷了!?
什麼鬼!
我一直以來都認為攻擊方是佔有很大優勢的,因為只要把對方一擊即倒,對方就仇都無法報的情況,白白捱了一巴掌,結束比賽!
實在沒想到,現實裡竟然還有這種「盾反」的參賽者,透過反彈傷害,把攻擊方的手廢了!精彩!
(吐糟:喂!你臉皮到底有多厚、多硬啦!)
另外,還有一個我初時認為有礙比賽公平性的地方,就是有些參賽者的胡子真的很茂盛;
茂盛到一個程度是像臉上長了黑色的海綿一般,利用厚軟的胡子緩衝了一部份的攻擊力。
然而,打臉了。
事實證明,只要巴掌力量充足、穿透力夠強,照樣能把胡子男打出腦震盪!
再說,天生有茂盛的胡子,也是得天獨厚的「個人實力」吧?是一種「天份」吧?
正如人有高、矮、肥、瘦,手長、手短、手大、手小,同樣道理。
不算犯規!不算犯規!是我多慮了。
起初,我真的沒想到防守方也有如此亮眼之處;
作為觀眾,往往都會把目光投放在攻擊手身上,期待著那爆炸般的力量、那份驚人的視覺衝擊。
我開始懂得更重視防守的一方。
尤其是剛上場就要先捱上一掌的,想像到那個心理壓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想像一下,對方在你臉上一次、兩次的準備動作,下一刻你將要結結實實地吃下一巴掌。
守得住,站起來;捱不下,就白給。
最後連掌聲都不會獲得,甚至沒人會記得你,你就如此白白捱打,為他人作嫁衣,成就他人而已。
必須要挺住第一下攻勢,如果「還擊」能把對手一擊即倒就最好;
不然,第二下、第三下,默默承受一切,為了邁向「攻守兼備」或是「最強防守」的榮譽而戰。
啊!對了,你可能會問,嬴了有什麼獎勵呢?
獎金?獎品?我不清楚。
更多的是看到了嬴取一個「機會」;
能夠被業界的龍頭大哥看上、捧紅,從谷底反彈、被鎂光燈照射、被觀眾歡呼喝彩的一個「夢想成真」的機會,僅此而已。
———————
③ 24小時室內循環馬拉松
最近看到的一個影片。
我沒留意它舉辦了多少年、有多少的歷史,只是覺得挺有意思,紀錄一下。
影片裡,大概就是一群參賽者,在一個室內場所,舉行為時高達24小時的馬拉松。
室內設有跑道,大約最多能夠容納「四個人並排而走」的寬度,而兩旁都是結實的白色牆壁,看上去像是燈火通明、卻又狹窄的地下通道似的;
跑道是一個環形的跑圈,推測至少也有400米吧?(不清楚
只見參賽者為數不多,陸續各自各慢跑;手腕上設有一個計步器,計算跑了多久和多遠。
影片類似一個採訪的形式。
拍片者在跑者歷經23小時的挑戰後,才到達現場採訪,屬於接近尾聲的時段。
從影片中所見,門口前面有食物、飲品,也有一些房間,估計還會有廁所?
大概,參賽者可以因應各自的需要,休息、進食、上廁所;
有醫護人員守候,通風設備良好,可見舉辦方考慮周全。
拍片者輕步跟隨著跑者,開始訪問。
總括下來,大概就是一些問與答。
問:
你為什麼要來這裡呢?
答:
-自我挑戰,每年都會來這裡。
-嗯,很累、很辛苦、腿部像撕裂般的痛,但我要堅持下去...
-很痛苦。呼~我想我下年不來了...哈!每年我都這樣說,但不知為何,我每年都在這裡。
-跑步有助讓頭腦保持清晰,我喜歡跑步。
-啊!我下年不來了,真的不來了...但是,你下年還是會看到我在這裡的。
24小時不停跑步,想像到是真的很辛酸。
向各位自我挑戰的勇士,致敬!
論到這個比賽最特別之處,必須要提及到的,就是在其之上的場地。
在室內馬拉松的舉辦場地,上面是一個正正式式的「田徑運動場」。
可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不在上面跑呀?
正如拍片者所言:
在運動場上多少人為了掌聲、為了獎牌而艱苦奮戰,當中又誕生了多少個英雄故事;
而在場下,有一群默默無名的人,也在為著自己的夢想,自我挑戰,沒有觀眾、沒有喝采、沒有獎勵,他們不需要為名利而戰,只為自己而跑。
這個正正就是這場24小時室內馬拉松的意義。
——————————
暫時先寫到這裡。
我平時是挺喜歡在網上看影片的,有些事情看到覺得挺有趣、挺新奇,就想用文字紀錄下來,順便練一練文筆,並且想跟人分享,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