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書法大師寫的書,
在對初學者告誡的部份,
讓我讀完不禁感到汗顏,
多年來斷斷續續的摸索,
竟不如大師所寫的四頁。
他提及:
臨帖就是學,
書法是「學」出來的,
不是練出來的。
更多時候,
「百練不如一看」,
埋頭寫一百遍,
不如看帖一遍,
也不如當面看老師寫一遍。
「書法寫熟」,
是書法研習者,
對照字帖反復臨摹,
反復比較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力求在形體及神韻上接近帖字,
達到酷似,亂真的效果,
這就是寫熟。
「臨帖」,
就是把自己的手變成影印機,
為了「從形似到神似」,
完整地再呈現帖中字。
大師寫的書,
讓我頓時醒悟,
我從來沒有認真臨帖,
想起來,
還真是汗顏。
不過,
翻到要開始練的字,
我却裹足不前:
為什麼基本的筆劃,
並不藏鋒?
露鋒,
讓我感覺到字中帶「刺」,
看得不太舒服?
再回頭看台灣書法家的著作,
所寫的字很多都會藏鋒,
比對兩者,
我不禁打上問號?!
該藏鋒好,
還是露鋒?
讓我頓時茫然。
後來,
上網看了不少影片,
眾說紛紜,
並無定論,
讓我更加不知所措。
如果,
正反兩方都有所依據,
那我就「不執著」。
既然,
目標是「寫在廟堂的大字」,
那就「藏鋒」吧。
話說,
廟宇,佛寺。。。等等,
都是勸人修身養性的道場,
強調的是內在的「修為」,
不只是為人處事,
就連說出口的話,
也要用心過濾,
絕不能毫無遮欄,
一出口就等著傷人。。。
(有點像是道德經提及的「挫其銳」,
意思是不要鋒芒畢露,傷到別人。)
所以,
還是藏鋒比較合適,
流派之爭對我沒有意義,
我只追求融通事理後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