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有美堂暴雨》
《原文》
1.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
2.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3.十分瀲灩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4.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譯文》
1.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
1.遊人二句:隆然一聲,雷從地起,有美堂濃雲充塞,推撥不開。
※腳底一聲雷:俗說高雷無雨,這裡寫雷鳴聲起自腳底,是低雷、近雷,預示暴雨驟至。
※頑雲:形容濃雲凝聚不散。(唐.陸龜蒙《苦雨》一詩:頑雲猛雨更相欺。)
2.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2.天外二句:天外捲起了黑風,吹得海水為之直立,浙東的暴雨被風勢所挾,飛越錢塘江而來。
※黑風:晦暗中的暴風,在人們的感覺上說它是黑色的。
※海立:形容海水翻湧如柱。(杜甫《朝獻太宮清賦》: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浙東:浙江舊分為兩浙:前塘江以東為會稽郡,稱浙東;錢塘江以西為吳郡,稱浙西。吳山有美堂在錢塘江西面,故說雨從浙東飛過江來。
3.十分瀲灩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3十分二句:雨勢之大,頓使西湖漲溢,猶如酒太滿了,凸過了杯面。雨聲急似敲擊羯鼓,千丈鏗鳴,繁響不絕。
※瀲灩 :水溢。(這一詞也被用於形容酒滿,如杜牧《羊欄夜宴》詩:酒凸觥心瀲灩光。
※羯鼓:唐時由西域傳入的樂器,狀如漆桶,用黃檀、狗骨、花楸等木製仗敲擊。演奏時要求快速,仗落如雨。《唐語林》載:李龜年善打羯鼓,玄宗曾問他:“卿打多少仗?”回答說:“臣打五千仗訖。”奏一曲打五千仗,可見極其繁密。又南卓《羯鼓錄》載:宋璟善羯鼓,曾對玄宗說:“頭如青山峰,手如白雨點。山峰取不動,雨點取碎急。”這裡以羯鼓聲形容雨聲,是取急驟之意。
4.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4.喚起二句:這場風雨是上天給醉中的李白灑臉的,要喚醒他,寫出瓊塊般的好詩來。
※謫仙:李白:《舊唐書.李白傳》: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於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餘章。
※鮫室:《述異記》說:南海之中有鮫人(人魚)室,鮫人的眼淚變成珍珠。
※瓊瑰:美玉。比喻詩文美如珠玉。蘇軾另一首《又送鄭戶曹》詩即說:遲君為座客,新詩出瓊瑰。
熙寧六年(1073)初秋作。有美堂在杭州吳山,是嘉祐二年杭州太守梅摯所建。梅摯赴任時,宋仁宗曾贈詩道:「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因此在吳山築堂,取名有美。蘇軾在杭州寫過許多雨景,如「山色空濛」的西湖上的細雨,「白雨跳珠」的望湖樓的陣雨,無不各有特色。
這一首卻是寫吳山秋雨,是一場暴雨,而且有美堂位於吳山最高處,左覽錢塘,右臨西湖,境界開闊,是更為雄奇的雨景。詩人下筆時使用了畫家潑墨的技法,筆勢豪放,墨如潑出,因而濃染了這場疾風暴雨的壯偉景象。
頷聯氣勢特壯,“風吹海立”是虛寫,“浙東飛雨”是實寫。在吳山頂上可以望見雨從錢塘江彼岸的西面呼嘯而來,雨是被狂風挾來的,因而風立能使“海立”也有了真實感。這聯有千鈞筆力,是傳誦的名句。結處說這場暴雨是上天特意為李白灑面,喚起他來寫詩,設想新奇,也顯示了作者有不讓古人的才氣。
資料來源:個人所學+手上的蘇軾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