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google可以搜尋到各式資料,想知道甚麼就搜尋甚麼,網路時代大幅提升各種知識的流動性,這也促進人類發展的速度提升。
不過從網路得到的資料並非總是最好的知識來源。
一個最好的知識來源,是要具備「系統性」以及「程度淺深具備」。寫得越詳盡越好,尤其是思路脈絡,因為往往令人不知為何如此的疑惑,再看了思路脈絡就能解決疑惑。
正規的課堂基本上屬於好的知識來源,在我的定義內來說。花錢去上課,總比找一堆零散的文章學習還有效率。
#有錢能有效率學習
#用錢解決的都是小事
但是正規課堂的缺點就是無法因材施教,你只有一個小地方不通,課堂有99%複習你會的,只有1%是關於你想知道的。
因此,除了基礎欠佳的人,花錢上正規課堂未定有效率。
我很少問老師,自己思考,自己從中學習,有沒有老師對我影響不大,可以說我多半都是自學而來的。聽老師說我已經懂得地方,倒不如把這時間去念點還不知道的地方。
我的學習成果的好壞跟教材優劣明顯相關。因此對於教學教材的品質,我的感受度也是相當的敏銳的。
這幾天在學一點簡單的AI,過去曾經試過,不過效率令我沮喪,但是當時打下的理解,讓我能明確知道我想知道的是甚麼。
訂了一個階段大目標,訓練一個會玩OOXX的AI,這個AI是神經網路,並且要自己學會OOXX的先手必勝下法。
如果是算勝率與條件判斷,那弄出一個先手必勝的AI不難。但為了後續進階,這裡不能採用這種解決方案。
不過看數篇零散的文章,簡單的教程,都無法讓我綜合領悟出解答。跨不過那個無形的入門檻,感到挫折。
突然靈感換個關鍵字,就從網路上找到不錯的教材,於是欠缺的基礎補了不少,也剛好是我最想走的路線。
今天是幸運的一天,也是紮實的一天。
遙想以後是個大AI時代,但目前仍不具備進入大AI時代的關鍵。雖然目前硬體效能進步頗大,但練出一個有用的AI卻太要求背景與能力。我想,訓練AI還得再變得更平易近人一點,像是excel,人人都輕鬆能理解並上手那種程度,到時大AI時代才算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