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盒520片的拼圖,來考驗找出解法的能力。
上次玩拼圖的經驗是幼稚園那時的24片,之後就再也沒玩過了。
最後花了十個小時左右完成,脖子肩膀腰都酸痛,是個很棒運動。
老實說所用時間超出預期太多。
最一開始,抱持著一小時就能拚完的想法,拼圖!?小孩子才會卡關,長大會多動點腦,拼起來一定飛速。
就是要「難」,才能激起我的趣味。
不看圖就直接拚,過程也不拿來參考,圖案特別沒有去記,直到拚完就會像是第一次看到。
為什麼不買1000片,這趣味有點小貴。哈哈。
從四邊開始是拼圖的技巧,換成五百多片的時候,要完成四邊還真的不容易。
對於要拼湊一個不知道全貌的拼圖,只能明顯有邏輯且相似的地方開始。從有字的部分開始,顏色相似的地方開始。
然後就大卡關了。
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造成自己不會認為這幾片是有關連,正確的那幾片被列入排除清單,或是認為眼前這片有特定關聯但沒有,不斷浪費時間嘗試。
導致之後花一大把時間,才找出正確的下一片。
520片相當於520個要注意的特徵,光是一字擺開,佔據整個桌面,令人眼花。從幾百片中找到周圍正確的4片,非常考驗專注力,花很多時間。
沒有分類是拚太慢的第二大原因,比起顏色分類,按照四周凸凹分類是更有幫助。
一開始漫無目的,到了後期看得見每一片上面的細節與關聯,比起直觀認為,小細節合理更能往正確的方向去找。圖案細節,四周凹凸,長寬。
最後,拚太慢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拿圖案出來參考。
如果允許看圖案,在一開始分類時,就會直接分到疑似的位置上,第一輪拚完,距離垃圾時間也快了。我就是覺得這樣做就太容易完成了,才限制不能看圖案。
雖然也不清楚看圖拚到底會不會跟想像中一樣順利。呵呵
拿到拼圖,絕對不要一口氣全部倒出來!
先找出邊角片、明顯特色片分類,注意力放在容易解決的而且控制關注數量。
再拿出疑似片,再用四周凸凹分類,再嘗試延伸已經拚好的部分。
小面積的優先度大於大面積,大綠地跟小藍天,先拚小藍天。
從圖案細節明顯的優先,例如中間有一條粗線經過,右上角是被切開白色色塊。
閉上眼睛拋棄成見別被圖案騙了,從凹凸符合缺口的一一嘗試,就是這麼簡單。
注意細節的合理性,如果是橫紋,可以先試橫紋擺放。
如果覺得挫折感很重,破壞已經拚好的部分,然後收到盒子了,放到櫃子裡,忘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