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冷不防問了什麼是最好的選擇?回答的過程讓我感到有點不耐煩,我很認真,對方讓我感到很隨意,下次該試著表達我不想再聊下去了。
回到正題。
既然是「最好」了,那為什麼還會有比它「更好」的?
「最好」是基於一個群體中去評估的,如果這個選擇相比其他是更好的,那它就是最好的。簡白地說,「最好的選擇就是自己盡力了」,畢竟「最好」只是對自己而言的。
唯有自己盡了力,日後的遺憾才會是最少的。不敢說盡力了就不會有遺憾,接受失去也是人生的大課題之一。
那有沒有辦法再變得更好呢?有。
所謂的選擇,一般來說都是站在自己的觀點,因此受到自己眼界的侷限。意外就是自己想不到才叫意外,但意外這種可能性,別人也許事前就想得到。
站在宏觀的角度上,選擇,也就是你的選擇,也只是所有可能性的一部份。
每個人能想到的,都只是所有可能性的一部份。每個人的侷限就像個大大小小的圈圈,扣除你我交集之外的部分,對方有想到但自己沒想到的地方,在這地方是否存在著更好的選擇呢?
肯定的,如同地球之於宇宙,地球自己相比宇宙之浩瀚之下,可能連地球之於一粒沙都不如。所以就算更好的選擇出現的概率再低,因為有機率,再加上龐大無數的可能性母體之下,它就會發生,它就會存在,更好的選擇存在,只是你沒有觀測到。
回頭解釋:為什麼可以更好的選擇可以比最好的選擇更好?
其實這兩者的群體並不相同,更好的選擇是所有的可能性,而最好的選擇只能是自己所能想到的可能性。若能讓自己所能想到的盡可能接近所有的可能性,那隨之出現的新選擇,也許會比之前最好的選擇更好。。
人都是先看向自己,探索自己的答案。少部分的人可以完成自我圓滿後,進而向外探索,藉著他人所見所想去增廣自身眼界。
這兩種人表現上會有很顯著的差異,前者還在認識自己,後者願意接受別人的觀點,等同於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到自身平常不易察覺之處。
在談話過程,對方說的我都認可,但我說的卻不是他能領會的。不過對方是想要做個能引導他人的人,因此標準會比較嚴苛點,我是不希望看到對方說出了沾沾自喜覺得很有道理的話,然後不斷反覆,卻沒有好好瞭解對方內心想表達是甚麼。要知道放在別人眼光中,可能就是講一些看起來好像有道理的廢話。
我的抉擇基本上是務實主義,要開導對方都是建立再先瞭解對方再談,要是我根本不懂對方在講甚麼,後面的開導都是無的放矢,沒效益的開導亂說是違背我的原則。如果自己感到無法理解對方內心所表達的,我真不敢去開導對方,寧可推薦給其他高人處理。
最近也跟一位朋友聊起,她正是抱持著多聊多增廣見聞的那種人,因為瞭解自己想法的侷限,引進他人的意見才能開闢更好的局面,有著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覺,那正也是她的工作上所需。
要怎麼找到更好的選擇?
就是增加自己能想到的可能性,要知道侷限住自己的最大原因,就是自己那顆小腦袋,只要容納了別人,就能讓可能性快速增加。
畢竟別人的角度跟自己的不同,明白別人的觀點了後,除了直接照抄別人的建議,或者在這樣的過程中也讓自己激發出新的靈感,然後想出了一種目前接觸過的人都沒有的想法,這想法有機會妥善地滿足各種要求。
如果是找到大神(專家)問,那對於自己的幫助會非常巨大,他們有經驗並且也實踐過各種可能性,除了會建議作法,也會給予善意的叮嚀,讓自己能趨吉避凶。
題外話,在談論的中途,提到「答案」。
我的觀點是:人生的答案不會只是看書或是聽人講講就能找到的,最關鍵的是自己的親身實踐,然後你相信了,那才會是屬於你的答案。人人的答案都會不一樣,像是甚麼樣才算是「好」,是很主觀的,背後也牽扯自己的答案。
其實把時間線跳到未來找到人生答案那天,回推,很多時候,別人早在過去就把你最終的人生答案告訴你了,但這沒有意義,在那個時候,那的答案還是別人的答案。
引導人是需要耐心,時間過去,對象才有機會去消化去驗證這些想法,甚至自己都不必把答案或方法點明白,在旁邊陪著看就行了。站在更高的境界去看,就會知道其實不做,對方就像生命一樣會自己找到出路,大多會能夠自己解決狀況,然後其實大家都是一樣可愛的。
現在的我,在做某些選擇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自己小小的腦袋需要更多的啟發,趕緊問人。前天才因為被人問,而趕快去請教這位朋友的看法。?
如果做出選擇得綁上一條死線的時間限制,當下就會真心覺得我趕快問人問對人就能解決了。更好的選擇就會再問對人之後出現。畢竟時間到了就要做選擇,這樣尋求他人,到時才不會做出太爛的選擇。
希望今年人際的目標可以順利達標,開枝散葉,然後在過程中取得很大的樂趣。